2013-09-2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業內人士反映,在購買木門等家具前,消費者通常更看重木門產品的進口“元素”。這不僅僅是因為進口品牌的木門在設計上有優勢,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消費者對于國外木門產品的標準更具信心。因此,原材料往往是產品的宣傳賣點之一,在木門行業表現尤為明顯。
原材料評判標準缺失
現階段在我國,木材、板材、皮革、面料等其他" >其他品類,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評判標準缺失的問題。國家沒有相應的嚴格標準,導致消費者無法明確判斷其材料的優劣,市面是大量充斥“全實木、100%純實木、頭層小牛皮、進口青皮”等噱頭和口號。而這些所謂的概念和等級卻缺乏權威機構的證據支持,導致一些終端銷售商在某種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真實知情權。這也是以往家居建材業發生的很多“質量門”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
高端材料和新材料由于其工藝先進復雜、原料要求高等原因,導致這些高端原輔材料在成本上往往高于市面上一般的材料,而其反應在產品端時,并不存在其他一般材料的不可替代性。所以,眾多的中小型企業通常更偏向與選擇價格更為低廉的原輔材。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來,受房地產市場影響,木門企業的原輔材采購量進一步下滑,很多原輔材料門市的進出貨量縮減達到30%,這也是很多原材料供應商在推動高新材料時所面對的阻礙和困難所在。
縮短品牌價值差距
現實情況是,國內的原材料供應商已經完全具備了生產高規格、高環保原材料的能力。但可惜的是,目前這些高端的原材料大部分仍舊應用于一些針對海外市場的木門產品,這也正是因為國外一些市場,特別是歐洲、日本、美國等地區對木門等家居產品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準入標準所導致的。由此可見,行業產品標準對于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的一些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已經在技術上具備了與國外企業比肩的水平,甚至其產品出口和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一些國外品牌,的差距只是品牌價值之間的差距,而這樣的差距是需要時間和歷史去奠定的。但國內產品具備更高的性價比,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國內原材料供應商較為倚重的競爭優勢之一。木門企業也應同樣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更要在行業產品標準之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