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盡管木門行業在國內的發展時間已有二十多年,但木門的售后仍然是目前家居建材產品中問題最集中的一塊。大多數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諸如木門臺面裂開、污漬難以清潔、五金配件生銹等問題。
【建材網】盡管木門行業在國內的發展時間已有二十多年,但木門的售后仍然是目前家居建材產品中問題較集中的一塊。大多數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諸如木門臺面裂開、污漬難以清潔、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生銹等問題。
生存壓力大 木門大品牌舉步維艱
面對這樣復雜的行業現狀,即便是木門大品牌也有些無奈。特別是隨著家電行業的經銷商利潤不斷減少,一些廚電品牌也開始了跨界經營,并且都已經涉足木門領域。“雖然從標準化到非標行業跨度很大,運作也截然不同,但憑借做電器積累的知名度,仍然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
再加上一些本地的木門小作坊以成本和運輸優勢搶占了部分的中低端木門市場份額,木門大品牌的利潤空間更加受到擠壓。對此,某知名木門品牌負責人深有感觸,“投資20多萬,有兩三臺能切割的機器、四五個工人就能生產木門。我們這種品牌怎么比,一臺設備貴點的一兩千萬,較便宜的也要幾十萬,材料、配件就更不用說了。”這也就不難解釋,大牌與雜牌之間的價格差距。
再者,知名木門品牌的生產優勢固然無法被超越,但一些流行產品的款式卻很容易復制。中國從來不缺乏的模仿者,相對外行的消費者就自然覺得似是而非,難以判斷雜牌木門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如何的前提下,選擇價格更低的產品也在情理之中。
木門售后問題多 優質產品也難逃其害
近段時間以來,在業內聽到不少某些國內知名木門品牌代理商退出或改行的消息。雖然木門品牌更換代理商的情況并不少見,但知名大品牌代理商集中“退市”卻是罕有情況。其中木門行業屢見不鮮的售后麻煩,恐怕是代理商們難以為繼的主因。
非標產品出問題的幾率會比標準化產品高一些,售后頻率和難度也相對更高,“圖紙看錯一點都可能出問題,非?简瀳F隊的整體運營能力,”業內人士認為,很多木門代理商較后失敗,運營能力跟不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而且因為木門行業進入門檻不高,有一些商家抱著投機取巧的牟利心態,生產出來的雜牌產品往往在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一旦消費者購買了此類產品,出現問題商家無法解決、推諉責任,更甚至人去樓空,就會使得消費者滿腹怨氣,較終對整個木門行業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只有清楚競爭對手和行業發展趨勢,才能找到對應的措施。木門大品牌擴張的劣勢就在于物流和生產周期,不僅到貨要1個月左右,一旦出現問題,返回廠家處理又需要一個周期。而這恰恰是本地小廠或小作坊的優勢。木門大品牌進行分散型生產,把工廠開進區域市場,也許可以算作一個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