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5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我要‘吃’掉金華所有螢石礦山的尾礦。”武義神龍浮選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馬說。 2004年,他的公司已經“吃”掉了10萬噸尾礦,從中回收螢石精粉16000噸 。今年又“吃”掉了15萬噸。這樣做,相當于“神龍”
“我要‘吃’掉金華所有螢石礦山的尾礦。”武義神龍浮選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馬說。
2004年,他的公司已經“吃”掉了10萬噸尾礦,從中回收螢石精粉16000噸 。今年又“吃”掉了15萬噸。這樣做,相當于“神龍”每年為武義新增一座年消耗10萬噸儲量的螢石礦山。
“神龍”的做法,得到了省和國家國土{TodayHot}資源部門的充分肯定。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王志紅評價說,“神龍”依靠科技和通過自主創新,利用廢棄尾礦二次浮選,生產合格螢石精粉,較后用廢渣制磚,既節約了螢石資源,提高了利用率,又消除了環境污染,實現了理想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為此,國土資源部將“神龍”的做法作為礦山企業的樣板向全國推廣。
近年來,由于氟化工業的迅速發展,對螢石精粉需求十分旺盛,而武義縣的螢石資源目前僅剩下約3000萬噸儲量,一些易選礦已被大量開采,目前開采的低品位礦量已不能滿足縣內8家浮選廠的原料需求,許多廠家不得不從麗水、天臺、遂昌、縉云等較遠的縣市采購原料來維持日常生產。
螢石的傳統開采加工,在造成資源枯竭的同時,也給當{HotTag}地留下了災害隱患。據該縣保守統計,目前武義歷年廢棄的尾礦數量達300多萬噸,需要占用20多萬平方米場地進行堆放;全縣8家浮選廠每天還要新增尾礦900噸左右。這些堆積如山的尾礦,晴天塵埃漫天,一遇上大雨或連續多雨等天氣,很容易造成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平時露天堆放時,隨著雨水的沖刷,污水流入農田,使土地板結,影響作物生長;由于水中氟化鈣含量超標,污水滲入地下,還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神龍”在武義七孔塘有個浮選廠,年浮選原礦能力8萬噸,但由于沒有尾礦堆放場地,污染又大,每年因尾礦堆放、污染超標而遭罰款高達100多萬元,讓“神龍”頗感頭痛,從循環經濟上找出自主創新之路。為此,“神龍”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對仍有20%氟化鈣含量的尾礦重新利用,對選礦設備和工藝流程進行反復的實驗和改進,并于2003年底形成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浮選設備和工藝流程。經過該公司浮選設備和工藝流程浮選的尾礦,氟化鈣的含量只剩下4%,而其中16%的含量變成了氟化工行業的制酸級粉和建材級粉。
在“吃干榨盡”尾礦有用成分后,“神龍”又與北京中材建科技術研究所合作,將礦渣制成了民用和高層建筑都能使用的免燒承重磚、非承重磚和多孔磚,使原來國內始終懸而未決的廢棄礦渣污染治理問題得到了有效破解。有了自主創新的技術,“神龍”的生存問題迎刃而解,它不僅全部解決了七孔塘尾礦污染問題,還可“吃”掉該礦每天浮選原礦產生的100多噸尾礦。為此,該公司收購了武義泉溪浮選廠,將其建設成為年處理15萬噸尾礦的專業“吃”污工廠,可以輕松地“吃”掉全縣當天產生的尾礦;每年還可利用廢渣生產1億多塊免燒建筑標準磚,節約黏土6萬平方米。從此,原先是排污大戶的“神龍”如今變成了“吃”污大王。
“神龍”去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利稅450萬元;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和利稅同比分別比去年增長了70%和55.6%。該公司總工程師朱賢林說,在這個增長當中,尾礦處理增加的銷售收入和效益是很可觀的。
朱賢林算了一筆賬:含量1%品位的原礦每噸價值4元錢,加工成產品價值就上升為7元,每加工1噸原礦的利潤大約是20元,用3噸原礦加工1噸產品,較后利潤是60元;用尾礦加工,提取了16%的氟化鈣的含量,價值是112元,用7噸尾礦加工1噸產品,較后利潤是125元,比原礦提高了1倍多。
此外,礦渣制磚還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以一個年“吃”尾礦礦渣15萬噸的磚廠為例,建廠投資約800萬元左右,年產免燒磚1.5億塊,按每塊0.20元的價格銷售,一年可獲利200多萬元,3年即可收回投資。
“神龍”準備在2006年將尾礦處理能力擴大到30萬噸,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建尾礦處理規模,力爭在10年內,將武義及毗鄰的金華其他" >其他縣市尾礦全部“一掃而光”。這樣,既可以有效延長螢石加工產業鏈,減少尾礦治理費用,新增盈利項目,也可以使企業選礦項目有較大的盈利空間和較好的盈利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