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1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在高燒不退的銅價灼傷國內銅加工企業之時,有志于打造“大有色”集團的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于去年底再度出手,悄然重組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銅加工企業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洛銅”)。不過,與以往中
在高燒不退的銅價灼傷國內銅加工企業之時,有志于打造“大有色”集團的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于去年底再度出手,悄然重組國內較大的綜合性銅加工企業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洛銅”)。不過,與以往中鋁大張旗鼓的產業擴張不同,此次足以引發業內震動的重組卻極度{TodayHot}低調,至今鮮為人知。
去年12月28日,中鋁和洛陽市國資委簽訂有關重組協議,決定由雙方共同投資設立的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對洛銅實施戰略性重組。直到新年元旦后一周,此事才為河南當地一媒體披露。而且該媒體稱,去年12月13日剛成為河南焦作萬方(000612.SZ)靠前大股東的中鋁,再次將打著“大有色”旗幟的觸角伸向河南鋁業之外的洛銅,“事先并無任何征兆和跡象”。
近日,洛銅內部人士已向《靠前財經日報》證實,中鋁重組洛銅確有其事。不過,協議雖簽過,具體的資產重組卻無多大進展,至于去年底洛銅剛獲準的境外套期保值業務也未見集中到中鋁總部操作的動靜。
洛銅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其有色金屬商品材總量累計完成95228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0.1%,并稱“在市場條件惡劣,減利因素陡增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穩步增長勢頭”。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以賺取加工費為主要盈利模式的洛銅,在原材料電解銅的價格高企之時,因不得不與下游客戶共同分擔成本壓力{HotTag},每噸產品的利潤已較過去減少1000~2000元不等。且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表明,洛銅2005年盈利不過500萬元。
成立于2001年的中鋁,憑借主業氧化鋁產品的價格暴漲,預計2005年底利潤可達150億元。事實上,僅去年下半年,中鋁已兩次大幅調高氧化鋁的現貨價格。又借助其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鋁股份(2600.HK)的融資功能,中鋁已于去年10月將中國第五大電解銅生產商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攬入旗下。
國泰君安證券的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周明認為,現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氧化鋁生產商的中鋁,由于近期加快了整合國內有色金屬產業和控制海外有色金屬礦藏資源的步伐,已初步形成鋁、銅、稀土三大主業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