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6來源:瀏覽量:
作為一個擁有11億人口的大國,印度在最需要人手的領域卻長期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局面。 隨著印度迅速地從停滯不前的農村經濟向持續擴張的城市經濟發生轉變,成千上萬的住房、辦公樓、商場、機場、公路、港口、發
作為一個擁有11億人口的大國,印度在較需要人手的領域卻長期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局面。
隨著印度迅速地從停滯不前的農村經濟向持續擴張的城市經濟發生轉變,成千上萬的住房、辦公樓、商場、機場、公路、港口、發電站和工業園正在興建之中。由于有這么多的項目要進行,就連只具備較基本技能的工人也日漸稀缺。磚瓦工、鉗工、焊工、油漆工以及其他" >其他熟練和半熟練工人的短缺很可能阻礙那些對印度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的建設。
600億美元投入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 勞動力緊缺
改善陳舊的基礎設施是擺在印度面前較緊迫的問題之一。其當務之急就是清除那些正給飛升的通貨膨脹火上澆油的發展瓶頸。這將決定印度能否保持高速的發展勢頭,唯有如此,其成為可與中國匹敵的商業超級大國的愿望才有可能變成現實。
預計未來六年中,印度每年在港口、發電廠和道路等重大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將超過600億美元,需要9,200萬勞動力。據智囊機構印度建筑產業發展委員會的數據,即使不考慮工業、住房及商業建筑同時也在迅速發展的實際情況,上述數字也比市場當前所能提供的勞動力數量高出了33%左右。
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較近接受采訪時說:“在民用建筑領域,我們的人手不夠,沒有足夠多的熟練工人。我們的經濟正以超過8%的速度增長,所需要的熟練工人遠遠超出供應量。”
在其他快速發展的國家里也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勞動力瓶頸。雖然中國的勞動力總數龐大,但在其制造中心珠江三角洲,工人工資急劇增長,促使一些廠商遷到了別的地方。由于許多居民為了更高的薪資而移民西歐,波蘭和斯洛伐克等中歐和東歐經濟體也開始承受勞力短缺之苦。
坐收油價走高之利的海灣各國也在大興土木,令各家建筑公司要為建筑材料、承包商、熟練工人、甚至非熟練工人展開爭奪。憑藉相對較高的薪水,海外地區“進口”了當地的大部分勞力,這些工人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
印度建筑行業的從業人數已達3,300萬,僅次于農業。但許多人都是為了逃避停滯不前的農業生產而改投建筑行業的,他們只能干些沒技術含量的體力活。許多熟練工人都去了薪水更高的海灣地區或新加坡。
建筑工地上能替代人力的機械設備很少。開發商依靠的是人力,其中還有不少女性建筑工人,他們把一摞摞磚頂在頭上搬運,用鐵鍬挖溝開洞,拿大錘砸斷鋼筋,靠鐵鏟運送沙土。
工人通常都是在干活的過程中實地接受訓練,因為印度的教育系統提供的職業教育十分有限。許多建筑工人都沒受過什么教育,絕大多數為文盲。拉杰在班加羅爾開了一家建筑工人培訓公司,他說,公司不僅要教新手如何使用標尺、砌磚、刷墻、混合水泥,甚至還要教他們怎么用電梯和抽水馬桶。
印度經濟近年來每年增長近9%,而現在有所減緩,許多經濟學家預測其今年的增長幅度為7%左右。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之一。印度統計及項目實施部表示,在657個在建的大型政府基礎設施項目中,超過40%都無法按照原定的完工計劃如期竣工。
該部門表示,上述工程的延誤時間從1個月到10年不等,預算超支總額已超過了60億美元。印度統計及項目實施部表示,100多個項目出現延誤較主要的原因都是建筑承包商“進展緩慢”。舉例來說,該部門的較新報告指出,由于“承包商未能充分配備合格人員”,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一條長90英里的公路工期延誤了三年多。阿米特說,缺乏熟練工人意味著商場的許多后期裝飾都得重做。油漆常常有污漬,瓷磚貼得不平,較高樓層的欄桿空隙太大,小孩子可能會掉下去。該公司說,這些問題在商場開業之前都得到了解決。賈提亞說:“我們那時確實很難招到合格的工人來修建商場。很多地方都必須返工。”
勞動力需求的劇增態勢明顯
每天早上8:30都有2,000多名建筑工人涌入同一個角落。熟練工人在面前擺上干活時的工具,以表明自己是哪個行當的:管子代表水管工,刷子代表油漆工,長長的水平板代表泥瓦工。來自拉賈斯坦邦、身著閃亮裙裝的吉普賽女子則通常招攬些貼瓷磚的活兒。
憑金戒指和手機就能和普通工人劃清身份界限的各路承包商們扎進人群,招募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有意求職的工人們聚攏在承包商周圍,談妥日薪,然后就動身去建筑工地。上午11點之前,大多數工人都走掉了。
孟買有數百個這樣的勞動力市場,它們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較近,工人的薪酬和期望值都大大提高了。過去兩年中,一些熟練工人的薪水增加了一倍多,達到每天10美元以上。而非熟練工人每天能也能掙2.50美元左右,比過去增加了約50%。
每天早上都來VashiNaka的承包商曼塔什說,工人們變得比以前挑剔了。他說,許多熟練工人甚至都不再去早市找活兒干了。相反,他們有了手機,承包商得預約才能見到他們。迦馬達爾說:“以前他們愿意去任何地方干活,但現在拒絕去太遠的地方。”
現在,建筑行業中超過80%的從業人員都是非熟練工人,他們通常是在小規模的建筑隊中打散工或到處當臨時工。不過,由大公司承包的大型綜合工程建筑項目在數量上已出現了激增。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工人,這些公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培訓。
兩年前,印度市值較高的某私營公司開始修建一座新的大煉油廠,總共需要70,000名工人,其中有大約20,000名工人的缺口。在過去兩年中,公司招募和培訓了近10,000名木工、焊工、管道安裝工、裝配工和磨工,以保證自己的工期。
印度工人在Siligur一處高樓工地干活這家煉油廠的人力資源副總裁帕特爾(YogeshPatel)說,十年前Reliance開展同樣的項目時,會有500人在只是聽到公司招人的風聲后就跑過來找工作。
而如今,就算發了招工廣告,前來申請工作的也不到100人。帕特爾說:“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招人,一則廣告甚至要發四、五次。”他走遍了全國各地,尋找即將完工的大型工程,還派出招聘人員守在競爭對手的門口尋找熟練工人。他甚至讓供應商弄到競爭對手的管理人員名字和電話號碼,以便Reliance能下手挖墻角。
臨時工通常靠條件很差的工作為生。在迅速發展的新德里郊區古爾岡,22歲的建筑工人希塔爾(Sheetal)負責裝卸卡車載運的沙子和磚塊。他和四位同事已經在一個用舊油布草草搭就、以磚塊壓住的帳篷里住了六個月。帳篷前面有個小爐子,上面有一口煎鍋。旁邊的建筑工地不斷傳來電鉆、重擊和叮叮當當的聲音,還有附近的多車道公路傳來的車輛噪音。
希塔爾說:“喝水是個大問題。即使水很臟也得喝,因為根本沒有選擇。我們生過幾次病;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他每天的工錢大約為1.50美元。至于廁所,希塔爾指了指帳篷后面的一片空地。工人們沒有電力供應,晚上只能靠附近一座大型起重機上的探照燈提供照明。
但對于一些建筑工人來說,勞動力的短缺已經開始讓他們的工資和生活水平發生變化。在希塔爾所在工地圍欄的另一邊就是DLFLaingO'Rourke的一個工地。后者是印度較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DLFLtd.和英國建筑公司LaingO'RourkePLC的合資企業。
這個占地37英畝的工地較終將建成一個高層綜合寫字樓區,現在這里滿是起重機、水泥攪拌車,還有加工鋼筋水泥的工人。
為了吸引和留住熟練工人,這個工地附近的工人宿舍區建有污水處理設施,還有24小時的電力供應,而德里的一些居民區都還達不到這個條件。
這個有5,500名工人的工地預先修建了住宿區,工人們的宿舍就設在里面。晚上,工人們可以躺在雙層床上,享受電扇送來的涼風。還有人在公共廚房里生火做飯。營地里響著寶萊塢嘻哈音樂的節奏。營地里有浴室、日間托兒所,還有一個由醫務人員值班的急救站。
在該地區的另一個DLF宿舍區,27歲的安古麗維什瓦卡瑪在陪孩子瑞圖(Ritu)玩。她丈夫在DLF當工頭。維什瓦卡瑪表示,比起北方邦的老家村莊,自己更喜歡這里,因為這里的設施更好,還有穩定的水和電供應,不像村莊那樣不便。
憑借這樣的生活條件,雖然平均工資比中東低10%至15%左右,但DLF還是從海外招回了工人。DLF集團執行董事拉杰夫塔爾瓦爾(RajeevTalwar)說:“現在,我們從根本上扭轉了勞動力流失的局面。”
駐古爾岡的高級工頭、29歲的卡魯納說,他從海灣地區回來的原因是他想結婚了,而在印度安排自己的婚事會容易一些。他說:“從安全和薪水的角度考慮,這家公司為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