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1來源:汽車周報瀏覽量:
提起杜邦,很多人都很熟悉,像尼龍66、特氟龍等都是杜邦發明的產品。但許多行業外人士不知道的是,在杜邦迄今為止208年的發展歷史中,從1910年進入市場,杜邦的汽車漆業務也有80年歷史了。 在杜邦2008年305億美
提起杜邦,很多人都很熟悉,像尼龍66、特氟龍等都是杜邦發明的產品。但許多行業外人士不知道的是,在杜邦迄今為止208年的發展歷史中,從1910年進入市場,杜邦的汽車漆業務也有80年歷史了。
在杜邦2008年305億美元的全球業務中,汽車漆及汽車相關業務達80億美元,占了總業務的20%。除汽車漆外,汽車相關業務還包括汽車動力總成、燃油系統、汽車電子、空調、內飾、氣囊、外飾等。
在汽車涂料方面,杜邦主要給汽車行業提供以下產品:一是汽車車身涂裝以及每年發布的新的涂裝趨勢,包括顏色趨勢;二是汽車內飾部分的涂裝;三是塑料件——保險杠、外飾橋、倒車鏡的涂裝,其中還包含汽車修補漆,以及在電源絕緣線方面的涂料,還有在中卡上的涂料,另外還有在汽車零配件——輪轂等方面的涂料。
從客戶方面看,全球幾乎所有的國際品牌,以及國內的20余家整車廠均是杜邦的客戶。
以穩健的步驟邁入中國市場
通過對位于底特律的杜邦汽車漆工廠和試驗室的參觀采訪,記者發現,杜邦汽車漆業務是以極其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進入中國市場的。
杜邦汽車漆業務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分成兩條線:一條是杜邦汽車漆產品在中國的升級歷程;一條則是杜邦汽車漆技術在中國的國產化進程。
杜邦中國區汽車涂料事業部業務總監閆福成先生介紹,在汽車漆產品引進方面,1984年4月,杜邦向中國引入環保型底漆,為一汽-大眾提供了不含鉛、錫的電泳漆產品;2001年4月,杜邦向中國引入環保型產品——高固體份中涂,其無機物揮發量(VOC)排放可減少15%;2007年11月,杜邦向中國引入環保型產品——水性中涂和色漆;2010年7月,杜邦將把節能環保新一代產品——Eco-concept、高固體份和3Wet引入中國,通過這些新產品,有可能使中國的汽車涂裝工業趕上或超過世界水平。
在汽車涂裝技術引進即國產化方面,1992~2000年,杜邦把產成品從歐洲和北美出口到中國,因為那時中國的汽車產量還比較小,制造成本還比較高;2001~2005年,產成品開始在中國生產,這時的半成品還處于進口狀態;2005~2008年,樹脂和半成品開始從中國采購并制造,此時已處于深度國產化階段,有些核心材料還是從國外進口的;2006年到現在,整個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已經都可以在中國進行,因為中國市場每年都會有很多新車型的導入,杜邦加強了新產品在中國的研發工作。
閆福成介紹,杜邦汽車漆目前在中國的業務部門包括位于上海和長春的高性能涂料公司,位于上海的杜邦汽車服務中心,以及位于重慶的杜邦調色服務中心。上海服務中心主要是在高溫涂料方面進行研發服務,技術研發包括對整個亞太地區的支持。由于杜邦全球的許多部門已經開始把研發拿到中國,位于上海嘉定的杜邦汽車漆上海服務中心目前已經擁有150人的研發團隊,擁有自動涂裝機、電泳模擬槽、手工噴涂室、自動空氣噴槍、加速老化試驗機、杯突儀以及各種開發和測試設備。
在上海服務中心,如果某一客戶在生產上出現了問題,不需要在現場進行模擬,在服務中心的相應系統上模擬后可直接把數據導入到客戶的生產線上。這樣,既減少了客戶的停臺時間,也減少了材料的損失。閆福成表示,這個系統既可以做溶劑型材料涂裝的模擬,也可以做水性材料涂裝的模擬,通常一個顏色的模擬轉換可從15天縮短到3天以內。
值得向中國客戶推薦的兩個精益生產項目
杜邦的涂裝工藝在世界上是相當知名的,近幾年它在全球主要涂裝線上的工藝方法已經成為主流的工藝路線,其中兩個精益生產項目對中國整車廠商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涂裝材料占整個涂裝成本的20%都不到,其他" >其他80%是整個涂裝過程中的成本。”閆福成介紹,“在中國,許多整車廠商重點考慮的是如何降低成本,較簡單的方法就是讓涂料供應商降價,實際上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通常,傳統的溶劑型材料涂裝工藝,具有高VOC排放、低投資、低能耗的特點;水性材料涂裝工藝具有低VOC排放、高投資和高能耗的特點;較新發展的粉末涂料涂裝工藝則具有低VOC排放、高能耗和不能多色施工的特點。
考慮到整個國內涂裝生產線仍有90%還是采用傳統的溶劑型材料,只有10%采用了水性材料,一個結合杜邦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的實際應用情況,對中國提出的精益化方案就出臺了。
“在過程中考慮縮短涂裝工藝流程,對涂裝線設備進行優化,這樣更容易安排生產,提高產品的一次合格率,從而可以整體地考慮降低成本和節能環保。”閆福成說。
靠前個精益項目就是在標準的“三噴二烘”(3C2B)涂裝工藝中,取消中涂的烘烤線,形成“三噴一烘”(3C1B)的精益涂裝工藝。這樣,投資可以降低10%,能耗可以降低20%。與此同時,把打磨工序也給取消了,涂裝線縮短簡化了。
閆福成介紹,“三噴一烘”(3C1B)后的產品性能與原來相比并沒有變化,外觀與現有產品也一樣,其他性能如抗擦傷等性能也都是一樣的,本身的顏色調配能力也沒有降低。這種工藝如今已經成為福特汽車全球的標準化工藝。
第二個精益項目是更簡化的精益涂裝工藝,即完全把中涂線(包括噴涂和烘烤)都取消掉,從電泳漆直接到色漆和清漆,此工藝叫作Eco-Concept。這樣,整個投資會降低30%,能耗也能降低30%。據估算,如果采用Eco-Concept工藝,每年每輛車的制造成本會省下20美元;如果生產30萬輛車,則一條涂裝生產線一年可以節約600萬美元。此外,另一方法是把水性材料中涂線改成面漆線,這樣產能可以翻倍。根據杜邦的資料,在國內一汽-大眾的成都新工廠就是采用這樣的工藝,其投資減少了三分之一,整個工廠的占地小了,工廠建設時間也縮短了很多。
據了解,Eco-Concept工藝是杜邦1998年開始研發的,歷時12年,在歐洲有很好的應用,目前是大眾汽車的全球標準化工藝,大眾新的A級車和B級車生產線都會推廣這個工藝。此外,Eco-Concept工藝本身產品是水性的,又把中涂取消掉了,材料用量是較低的,VOC排放也是較低的。另外,在此工藝中車身的油漆可以同時用于塑料件的涂裝,一種油漆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顏色更容易均一化,具有較好的顏色匹配性。
閆福成表示,針對目前中國現有的一百八九十條老的溶劑型材料涂裝線,如果改成水基類工廠的話,幾乎是整體改掉,要進行重復的二次投資。有些工廠使用年限已達10年以上,如果進行二次投資的難度是很大的。特別是當前汽車市場銷售形勢這么好,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連維修的時間都很少。通過以上精益工藝的改變之后,在幾乎不用新增投資的情況下,即可以給這些涂裝線提供很好的提升空間。
掌控流行趨勢帶領本地化產品實現全球認可
在杜邦提供給記者的一張2009年全球汽車漆色彩流行趨勢圖中,記者注意到,由于中國已上升到世界靠前大汽車生產國,在中國流行的前三位的汽車色彩與全球趨勢也大體相同。
“從色彩調查的結果看,全球不同地理區域喜好的色彩幾乎是非常相近的,但也還保有各區域的特點顏色。”杜邦原廠漆色彩行銷北美代表NancyLockhart女士表示,“收集和分析全球各區域的汽車色彩資料,可以幫助杜邦更了解汽車色彩的流行趨勢,從而提供給汽車廠商對未來色彩的制定。”
從杜邦的資料中記者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汽車色彩的喜好正在不斷改變。在2009年度流行色彩中,銀色上升了4個百分點達到總產量的36%,并繼續維持在靠前位;黑色則下滑了8個百分點,以23%排名第二。Nancy表示,當中國市場繼續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時,色彩喜好的變化才會逐步趨緩下來。
對未來汽車市場,至少要預判到今后三年的色彩流行趨勢,這是杜邦色彩設計師們要做的工作。同樣,對于杜邦的汽車漆工藝來講,能夠把較先進的知識和經驗傳導給客戶也是他們持續努力的方向。閆福成表示,杜邦不僅僅是做產品的研發,同時更重視全流程,即從頭至尾的技術管理模式。
在杜邦為中國客戶提供的服務中,許多客戶都是由杜邦提供全部產品配套的。杜邦有駐廠的技術代表,進行指導和施工,可以保證在客戶現場大概只保留兩三個小時的庫存量。“我們的服務從涂料制造開始向涂料的使用過程進行延伸服務,在客戶那邊合格產品不是合格的涂料,而是合格的車身,這時我們才進行結算。”閆福成介紹。
記者也注意到,在杜邦向中國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中,有一項大客戶的零庫存服務。即杜邦與客戶進行一個18個月的生產滾動預測,把庫存資金合理化,同時杜邦在客戶那里提供保溫倉儲,這樣在客戶突然啟動生產時就可以及時適應客戶的生產節拍。
前面介紹的兩項精益工藝,本身也是在國外應用很成功和成熟的工藝。閆福成表示,杜邦提供給中國客戶的所有服務均提供本地化的產品與服務,并保證被全球認可。即杜邦目前向中國本土客戶提供的產品和工藝也都是全球認可的,如果在中國使用之后,出口到其他國家不需要再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