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4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如果說之前,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的很多集團公司,也是沿著小平同志,指出的路線,摸著石頭過河,找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么我們現在看到,競爭門檻的急劇的提高,包括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高度同質化的很多行業,迅速地要洗牌,而迅速地洗牌背后,真正能夠活下來的,能夠運轉得較好的公司。
【建材網】職能建設不能磨洋工,必須意識到其緊迫性,這是新時期經濟發展要求所決定的。
如果說之前,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的很多集團公司,也是沿著小平同志,指出的路線,摸著石頭過河,找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么我們現在看到,競爭門檻的急劇的提高,包括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高度同質化的很多行業,迅速地要洗牌,而迅速地洗牌背后,真正能夠活下來的,能夠運轉得較好的公司,就慢慢地出現了一個已經露出苗頭的特征:那就是用管理來帶動業務的發展,管理略為超前于業務,甚至較多地超前于業務,用管理拖著業務跑。
如果說過去的三十年里面,業務拖著管理跑,管理只要不拖業務的后腿,就可以了的,這樣一個思想甚囂塵上,彌漫于整個中國企業的話,那么下一步,有效地用管理,帶動業務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共識,所以這一波危機到來以后,很多公司居然沉下心來,開始進行管理咨詢,開始進行內部的培訓,管理制度的設計,居然09年上半年以來,變成了中國咨詢和培訓的高峰年。
那么這個背后,這樣一個事件的發生,到底意味著什么,不僅要引起你我的思考,而且你我必須把它聯系到,我們的實在的工作,那就是如果傳統上,業務發展得過快,拖著管理跑,導致剛開始管理,只要跟得上業務就好了,后來管理被迫遷就業務,不顧管理本身的邏輯,只要能夠給業務,解決問題就好了,實用主義至上,到較后管理支離破碎,業務一股獨大,那么你們想想看,不僅管理人員的地位,急速下降,整個企業里,再談管理的體系化,就成一句笑話了。
這種剛開始是遷就,后來被破碎化邊緣化,就是過去這種發展的,一種使然,它不得不破碎化,因為它這里面,有制度的天然性,而此次大家管理思路的轉變,要管理跑到前面去,這就迫使有很多能力、很多資源,要超前建設而不能滯后建設。
比如說一個企業,想從傳統的運作,慢慢地擁有資本運作功能,就這么一項功能,它必須知道,如果你不是提前兩年,開始布局,從現在開始,想把這個資本運作功能,建設起來,想等到真正,你要用這個功能的時候,那就完了,換言之,你想建立這么一項功能,從找人建立部門,找些事來做試措(核實),慢慢地把這個能力建立起來,慢慢建立這個新部門,和老部門之間的流程接口,慢慢使得他們融入到,文化里面來,以及高管層開始對這個部門,建立正確的認識,包括給經營當中,給他一個正常的正確的位置,這一整套做下來,你們要知道,沒有兩三年是做不下來的,換言之,類似的這么一些功能,必須超前建設。
在企業經營過程當中,有些資源和能力,必須超前于經營去建設,惟有如此才可能使得,企業發展不至于那么被動、那么倉促、那么狼狽,不僅能夠解決發展過程當中的平滑性問題,避免企業經常出現的,具體化的忽快、忽高、忽低的鋸齒型發展。與平滑型發展相比,我們會發現短時間來看,一時一地地來看,鋸齒型發展非常好,非常光榮,直接帶來若干的好處,但是長時間來看,鋸齒型發展事實上,會浪費企業的很多的機會。
上竄下跳式發展表現為,企業真正向上積累了很多資源和能量的時候,管理跟不上來,只好解聘人、簡化產品,砍很多生產線,結果又造成很多浪費,結果這一波解聘,這一波砍產品還沒有完,產業高峰又來了,其實這種浪費非常大,遠遠不如平滑發展,但如果一個企業,要走上平滑發展的話,勢必要鍛煉一種能力,那就是超前進行職能建設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