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4來源:中華網瀏覽量:
首先是取個洋名子,要讓消費者一看就感到洋味十足,比如“某某世家”、“意大利某某品牌”等,然后再加上一個類似于“since1906”之類的標注,編一個成功創業的勵志故事。稍高級一點的,在境外花幾千美元委托專業注冊公司注冊一個空殼公司,弄一個洋出生證明,注冊個洋商標,然后在國內生產。要的就是“臉兒生”,要的就是讓你記不住名字。
【建材網】取個洋名字變成洋品牌
首先是取個洋名子,要讓消費者一看就感到洋味十足,比如“某某世家”、“意大利某某品牌”等,然后再加上一個類似于“since1906”之類的標注,編一個成功創業的勵志故事。稍高級一點的,在境外花幾千美元委托專業注冊公司注冊一個空殼公司,弄一個洋出生證明,注冊個洋商標,然后在國內生產。要的就是“臉兒生”,要的就是讓你記不住名字。還有的直接把自己扮成國外某知名品牌的中國總代理,并號稱獨此一家別無分店。較有“功力”的是打擦邊球,利用某些特殊手法,使自己獲得知名洋品牌在中國的若干年商標權,這樣便可以自己生產、貼牌。產品只要看起來高檔即可,廣告也請老外當模特,以表示洋身份名副其實。
打假請看條形碼
消費者可以向店方提出看整箱原包裝,或看沒有拆封的整卷墻紙的條形碼。條形碼是商品的身份證,由代表12位數字的產品代碼和1位校驗碼組成。產品代碼的前2位為國別碼,如00-09代表美國,30-37法國,40-44德國,45-49日本,69中國,80-83為意大利等。再者,原裝進口墻紙有報關單、海運提單、裝箱單和貨柜發票,四單聯合起來查證后,再上網瀏覽這些品牌的網站,是騾子是馬就一目了然。除了條形碼之外,墻紙包裝上應該附有中文說明。針對全外文的產品,我國《產品質量法》有規定,沒有中文標識及沒有中文說明的產品,不準在中國市場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