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來源:中國墻紙資訊雜志瀏覽量:
中國墻紙的品牌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這是一個長足的進步。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目前的墻紙品牌,不管是“十大”還是“二十大”都有局限性,因為基本上還只是一個行業內部的品牌,離一些知名的建材品牌有很大的差距。像知名的建材品牌,比如一提科勒就知道是美式的潔具,東陶是日式的潔具
劉景:第六個問題,您認為進口的墻紙品牌和國內的墻紙品牌存在哪些區別?
張惟剛:您指的是品牌的差異還是國內銷售的品牌紙的差異。
劉景:這兩個都有,品牌的建設,包括他的知名度、運作模式有什么不同,第二個就是他品牌下的產品質量有什么區別?
張惟剛:既然是兩個方面都包含,我們分兩層來講吧。一、我覺得,從差異上來講,進口墻紙的品牌盡管有很多在國內是很有名的品牌,但實際上在國外,更多的是一種工業的品牌,他只是宣傳這是某個企業生產的,這個企業擁有多少年的發展歷史,他的設計師是多么的大牌,風格是哪方面的,材質是什么樣的,他包括品牌元素相對較少。但國內的品牌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因素,這方面可能更多的是有向縱深,局部向縱深發展更廣一點;另外在品質上,通常來講,進口品牌的品質,一般意義上來講要稍微好一點。因為有些歐洲的標準,日本的標準包括一些美國的標準,相對來講符合當地的國標,但并不是說國外的月亮就是圓的,這個我不承認,隨著這幾年的壁紙行業的發展,設備的引進,以及原材料的開發,從品質來講,在國內的高端品牌,雖然不一定是高端就是負責任的企業,但實際上品質的差距與進口品牌并不大,甚至有些已經甚至超過了進口品牌。因為很多的企業的標準是與歐洲的標準一樣。這個是我個人理解,可能看的不是很全,但是在標準方面我們只是比日本的個別的參數上有點差異,而且有些我們參數也是高過他的。
劉景:第七個問題就是,當下中國墻紙如果想要滿足中國文化階層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文化元素在墻紙品牌里的體現會不會占主打地位?中國會不會出現于歐洲古典貴族壁紙品一樣的中國“士大夫”?
張惟剛:我覺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好像中式的家具在中國的家庭中,在家裝中應用比例越來越大了。但一講到中式元素人們往往聯想到就是把中國的一些古典符號、圖型和紋樣簡單的用到壁紙上面,就像字畫花鳥魚蟲,這些東西過于機械的拼接在一起,我覺得短期內是不能形成主打地位的,家庭風格短期內也不會,雖然在家庭裝修中中式風格占有相當的比重,但不可能非常大,占主導地位,這個還是要假以時日。因為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住房,現在還要發展。文化現在是全球化了,風格很多是混搭,大家從消費能力和文化接受程度來講,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一種混搭,我覺得這種中式文化元素在墻紙中會越來越多的體現,達到主打地位,我覺得還需要時間,同時一旦到達較高的發展高潮,可能會跟新古典的風格一樣,實際上是用現代的方式詮釋古典元素的那種方式,如果在壁紙中一旦和諧的體現,那時候可能中國元素在中國墻紙中才能占有主打地位。
劉景:第八個問題,張總,我通過對下面的調查,中國墻紙市場目前出現的一種商業怪相——渠道商綁架品牌商,而在國外恰恰相反;那么,請問張總中國墻紙行業品牌商如何做才可以扭轉這個局面?
張惟剛:我覺得你說的這個現象,確實是值得深思。你說的國外的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也是分地域的,美國的品牌商,尤其是工業品牌綁架不了渠道商,因為他們的商業模式和銷售模式,與我們是有區別的,歐洲的品牌也是一般意義上的只是做一個供應商的角色,真正的品牌商做的很成功的,可能我看到范圍比較窄,我覺得在全球范圍內日本的山月墻紙,這個品牌可以占到日本市場的47%。而且經銷商非常心悅誠服的受制于他。中國的壁紙領域做到專營專賣的,目前為數不多,雖然瑞寶客觀的講做了很多工作,在這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到目前為止,假如橫向比,我們的成績可能還不錯,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問題,我覺得要徹底扭轉這一步,一方面品牌商加大自己的投入,加大自己品牌建設以及整個系統的完善和服務,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如果品牌商自己的功課做好了,能建立完善的渠道,較關鍵是給渠道中的成員帶來利益,就不會出現“綁架”的問題,而是雙方自愿的結合,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