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7來源:瀏覽量:
家裝市場產能過剩地板企業如何自救 內容提示:業內人士表示,二三線城市自身的一些特點使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二三線城市住房以剛性需求為主,受房產調控政策影響
家裝市場產能過剩地板企業如何自救
內容提示:業內人士表示,二三線城市自身的一些特點使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二三線城市住房以剛性需求為主,受房產調控政策影響不明顯。在一線城市房產發展下滑的趨勢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潛力突顯,而與房產相關的行業發展潛力也日益顯現。因此,二三線城市所蘊含的巨大的潛在購買力亟待挖掘。
告別地板行業的“寒冬”,2012年的國內地板市場前景并不明朗,在經歷一系列地板事件后,對于地板行業而言,2013年仍是“舉步維艱”的一年,不過中國的地板人對地板行業并未失去信心,在他們看來2012年的國內地板市場存“危”的同時,也伴隨著機遇,未來如何贏得發展,在于地板企業如何適時調整企業發展策略;在這場生存考驗中,如何博弈各種生存困境。
電商被地板企業認為是競爭利器
在多重不利因素擠壓之下,壓縮成本、拓展新渠道成為眾多地板人的共同選擇。而在地板等家居行業的持續變革之年,網絡電子商務正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今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中,地板等家居電商沖出重圍,眾多家居品牌一天內銷售額破千萬大關。
易觀國際研究認為,從2011年資本開始搶灘布局家居電子商務,為產業鏈卡位和搶占未來發展空間埋下伏筆。2012年是地板等家居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和產業形態形成之年。專家分析,線下體驗與線上購物進行無縫對接的新渠道模式,已經不可避免在價格和“可定制服務產品”上凸顯出傳統家居渠道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未來企業需要兩張網,一張是實網,跑的是產品、零配件;一張是虛網,跑的是數據、比特。”
用“虛網”和“實網”打造“鼠標+水泥”式的商業模式,被認為是地板行業較有競爭力的未來商業模式。
二次裝修市場火熱 雞肋成為競爭蛋糕
面對持續下滑的新房裝修需求,以家裝公司為代表的地板家居行業開始瞄準二手房裝修市場。今年上半年,各大家裝公司紛紛推出老房裝修套餐,連之前被視為雞肋的“局部裝修”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局部裝修市場需求在老房裝修市場中所占比重約為40%。以北京市場為例,整個家裝市場的需求總量約為400億元,老房裝修占據其中的30%,約為120億元,這里面局部裝修需求近5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老房翻新”和“局部裝修”由于利潤空間較薄、耗時費工,一直被裝修公司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上。然而,在2012年市場激烈的變革之中,“老房”和“局部”強大的潛在市場需求使之成為一塊不可多得的蛋糕。雖然地板屬于硬裝的范疇,但為了整體的裝修效果,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不少屋主在“老房翻新”的時候還是會考慮重鋪地板的,所以對于地板企業而言,這是一塊暫未被全面開發的市場。
保障房商機巨大 地板企業緊跟市場
2012年以來,保障房被不少企業視為長期發展的一個重點。紅星美凱龍、藍景麗家、百強等企業就紛紛開始推出針對保障房的優惠體系和保障房專屬區域。與此同時,在市商務委組織下,保障房相關商品實現跨業態聯合,包括居然之家、集美、藍景麗家等9大知名家居、家電連鎖賣場和裝飾設計公司參與,紛紛推出萬元的針對性套餐。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的商品住房市場迅速降溫,從全國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銷售情況來看,都較以往幾年將有很大幅度的下滑,其中一線城市尤為嚴重。這說明,在商品房遭遇寒冬的情況下,保障性住房市場正在政策扶持下呈現出上升態勢。這對于地板企業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樓控政策讓地板行業面臨艱難局面
過去兩年,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今年,“堅持樓市調控政策不動搖”成為樓市政策中出現較多的詞匯。
中央多次指出嚴格執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而在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談會上,中央也表示要繼續堅持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鞏固調控成果。
中央多次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對作為下游產業的地板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噩耗”。業內專家認為,樓市調控導致國內需求下降,加之歐美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需求疲軟、人民幣匯率變動以及中外標準不一致等因素導致的中國地板等家居產品出口遇阻,讓地板市場面臨著艱難的經營局面。
產能過剩演繹地板家居行業“倒閉潮”
國內外市場需求大幅下滑,人工、材料、場地成本上漲,賣場急速擴張導致市場飽和,一系列的因素讓地板等家居行業在2012年上演了一輪前所未有的“倒閉潮”。
據了解,目前北京有大型家居賣場25家,經營面積在1萬平米以下的中小型家居賣場近百家。而自去年8月份以來,北京已有12家大大小小的家居建材賣場關門。
中國建材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認為,除國內外市場需求下滑,人工、材料、場租等成本持續上漲外,業內賣場急速擴張導致的產能過剩,也是地板家居行業面臨生存困境的一大原因。“比如,在北京建一家經營面積在8萬平米到10萬平米的賣場,就非常大了,但是,北京卻出現了二三十萬平米的超大賣場。”
來自中國家具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按行業標準1萬平米年銷售1億元來計算,去年家居行業實現年銷售額約2000億元。也就是說,有2000萬平米的賣場面積就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而目前國內家居賣場的總面積已經超過了4000萬平米。如果未來行業的走勢不發生變化,就有50%的賣場面積屬于過剩。
二三線城市蘊含巨大剛需 地板企業紛紛搶灘
一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市場需求量下滑,多重壓力下,不少地板企業紛紛轉戰二三線城市。一時間,這片曾經未受重視的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搶灘二三線城市已經成了很多地板企業所喊出的口號。
據了解,在地板行業不少知名品牌早已開發了針對性產品布局二三線市場,搶奪剛需蛋糕。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認為,雖然受上游樓市調控政策影響,但地板等家居經銷投資的意向還是很強,其中尤以二三線城市的經銷商和加盟商居多。
(來源:聚商易 http://zs.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