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0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繼7月8日巴西貿易保護局(簡稱“DECOM”)對中國上釉瓷磚發起反傾銷調查后,近日,巴西又公布了對我陶瓷餐具反傾銷初裁結果,決定征收1.34-4.66美元/公斤的臨時反傾銷稅。此案件涉案金額超7000萬美元,共有1000多家中國陶瓷出口企業受到波及,將不得不考慮退出巴西市場。
他所提到的69.7%的關稅,是2011年9月15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瓷磚作出反傾銷終裁,將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建陶征收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直至2016年。
不僅歐盟,近年來韓國、泰國、巴基斯坦、印度、巴西、阿根廷和歐盟從東、南、西三方對我國陶瓷出口已經形成全面壓制。其中,印尼已開始對我國陶瓷餐具征收87%的反傾銷稅;歐盟、韓國、泰國已對我國瓷磚征收較高達69.7%的反傾銷稅。有分析認為,市場一個個失去,意味著我國陶瓷出口的大門正慢慢被關閉。
正常來看,離巴西大門的“關閉”還有18個月的時間。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官員說,目前協會律所正同出口企業一起積極應訴,希望能在終裁結果公布之前找到一種折中的處理辦法,比如較低價格和結果承諾制度。“18個月時間不是固定的,巴西也可能會提前終止調查做出較終裁決。”
常年負責為企業應訴、打官司的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某官員稱,這些國際官司大多不能全贏,終裁獲得相對低一些的反傾銷關稅就已經算是成功了。同時,協會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也成了“難言之隱”。
“一場國際官司,光律師費就幾十萬。光靠企業自身集資很難湊到所需費用,支持力度不到位也嚴重影響了案件的進展。”這位官員如是說。
以巴西反傾銷案為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于1月28日已經發布了《關于繳納巴西對華日用陶瓷餐具反傾銷案行業損害抗辯代理律師費用的通知》。通知中說,“律師費用為五十六萬人民幣,費用分攤原則為’根據企業數量確定繳費基數,律師費用總額減去基數總額后,剩余金額根據企業出口金額比例進行分攤’。”繳費截止日期是2月5日。截至目前,實際情況卻并不盡如人意。“之前報名的企業還有沒交的;之前登記的時候說交,但是后來又不交了。”
記者就此咨詢業內某位資深人士稱,出口企業在應對貿易摩擦應訴時并非自身不愿意分擔律所費用,實則是在原材料漲價、匯率波動、運費增加、用工荒等壓力下,企業本已遭遇高成本、低利潤的困境。“在此基礎上,不如國家相關部門抽出部分出口退稅成立反傾銷基金會,專用于扶持遭遇貿易調查企業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