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8月19日,“民窯的魅力———石灣陶藝學術報告會”舉辦,國內數十名陶藝界、評論界、高等學府專家人士出席,為佛山陶藝發展出招。“佛山陶藝如何創新”這個話題成為一眾專家議論的焦點。
【建材網】8月19日,“民窯的魅力———石灣陶藝學術報告會”舉辦,國內數十名陶藝界、評論界、高等學府專家人士出席,為佛山陶藝發展出招。“佛山陶藝如何創新”這個話題成為一眾專家議論的焦點。
呂品田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不能為創新而創新
無論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藝術家,都需要慎重地把握技藝發展的“創新”,要反對和抵制背離核心技藝或工藝傳統的“為創新而創新”的刻意和所謂的“現代風格”的追求,避免以犧牲石灣陶藝工藝特色和品格為代價的跨地域文化的“同質化”。同時,要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抑制和限制那些大量消耗石灣陶藝本土傳統用料,而產品文化附加值、工藝品格保持度和作品單位利潤率低下的批量化低端產品生產。
王莉英
(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
“2013年有幾件作品,我接受不了”
我認為民國時期,佛山陶藝的創新很好,沒有失本,更加真切、感人,比如劉傳的作品,看了以后能夠觸動你的想象力。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的方式,不能要,不能讓粗糙濫造的東西充斥市場,更不能丟掉了石灣窯較有本質的東西。2013年佛山陶藝有幾件作品,我接受不了,看不出來是石灣的東西,不能為了錢丟掉藝術的本質。
湯夙國
(國內著名面塑、雕塑家)
“大師功成名就,還不夠”
佛山很多大師已經功成名就,具有熟練的技術、造型的準確、巧妙的構思,但是夠了嗎?還不夠!你的作品本身得叫座,這比宣傳重要。我父親(湯子博,著名面塑藝術家)把中國繪畫融入面塑,我將十幾年的古典詩詞融入到里頭,這樣,我們的面塑就變得不一般了。佛山陶藝家要想取得更大的藝術成就,還需要深造,學習儒佛道文史哲的修養,才能獲得真正的雅趣,才能做到通俗而不媚俗,富麗而不失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