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據行業機構初步預計,年產值在1000-3000萬元之間,約占40%;3000萬元-5000萬元約占30%;5000-1億元約占30%;億元以上產值的30家左右。與此同時,木門新廠也相繼涌出,新廠基本上有4個特點。
【建材網】據行業機構初步預計,年產值在1000-3000萬元之間,約占40%;3000萬元-5000萬元約占30%;5000-1億元約占30%;億元以上產值的30家左右。與此同時,木門新廠也相繼涌出,新廠基本上有4個特點:1)大集團(甚至上市公司)在已有基礎上增加新的木門生產線,有的作為子公司運作;2)小的企業在原來已有產業基礎上(原來的不太掙錢了或利潤率已經大大下降),增加木門項目,屬于轉產、跨行性質;3)小的企業,小規模投入,一般100-300 萬元之間,有的干了幾年經銷商后開工廠的,但不少是全力投在一個領域里;4)其他" >其他的諸如房地產開發商,為自己工程配套,直接成立的。
分析以上四類工廠可發現,靠前類基于有一定的資金、規模、原有產品品牌優勢,一般產品以高端市場為主,在全國開設專賣店。其他大部分企業以代理店為主。在全國發展代理商或專賣店的企業,有的在自己地區外的情況不太理想,對那個區域來講,你是“外地品牌”,你要遭受本地工廠、夫妻店、一條街的侵襲,他們有當地供貨時間短以及價格、人脈等相對優勢,在同類產品中與他們爭一份市場,你得有優于他的“產品、質量、價格、服務”等優勢,但多數經銷商在這方面做得不太到位或。
新老企業交織在一起,讓渠道的爭奪異常激烈,與此同時,內憂外患也讓渠道經銷商銷售難有起色。
通脹預期加大,原材、人力成本上漲
物價上漲,通脹加大,及原輔材料成本上漲,成為家居建材業與其他行業的共同現象,讓每個行業、企業感到壓力,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關于人力成本,一位門企老板講,2011 年預計會增加30%。龍樹也表示,其今年銷售量增加了20%,利潤竟然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40%,這種倒掛現象讓一些老板很頭痛。江蘇一老板的廠房,1 年租金70 萬元,5 年需350 萬,他講道,當銷量3 個月連續沒有跟上,支出就有壓力了,而工商、稅收、消防,你還得花錢做些動作,但這類部門的人一旦走了,你“資質”“證本”沒拿到,你的成本始終在增加,讓你勞心勞力。[PAGE]
新廠、擴廠后,產能劇增,終端店擁擠
為了消化產能,有的廠家在不斷發展經銷商、代理商,促使賣場數量也在增加,這里有十 多家擴廠的例子,就不一一舉例了。廠家、經銷商、賣場等幾大要素,構成了家居建材行業的整個格局。從“存量”與“增量”的兩個要素來看,雖然每月全國多數區域的賣場、獨立門店、一條街,都有經銷商撤場、改行的,但新增量仍然稍大于“退出量”。新廠擴建后,由于企業的雄心大、投入集中、招商政策靈活,短時期或一年,出現了一些發展超過200家經銷商的企業。一家浙江工廠,由別的行業轉型過來的,一年多時間,發展速度的確不慢,但真正的銷售量還是沒有完全起來,這種狀況,我們可以從其工廠現場能夠分析出來。這類企業,尤其要注重其產品研發設計、質量以及配套服務等,都要能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