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大埔是中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素有“南國瓷都”美譽,其陶瓷生產已有800多年歷史。近年來,為應對陶瓷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大埔致力推進陶瓷生產技術和工藝創新。
【建材網】“我們目前走的是通過工業旅游來推廣大埔陶瓷文化,從而推動陶瓷產業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在這個過程當中,充足的電力是我們發展的強勁動力。”廣東大埔縣富大陶瓷總經理黃志超說。連日來,一批批拍客涌進著名陶瓷之鄉大埔,用鏡頭捕捉大埔陶瓷產業迎來的發展春天。
大埔是中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素有“南國瓷都”美譽,其陶瓷生產已有800多年歷史。近年來,為應對陶瓷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大埔致力推進陶瓷生產技術和工藝創新。
大埔縣桃源昌隆陶瓷工藝廠可以說是大埔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該廠副廠長鄧先生介紹說,前幾年,大埔陶瓷產業遭遇了發展困境,無論在規模、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都漸趨落后。近幾年大埔陶瓷企業不斷進行科技研發,注入科技元素,推廣窯爐技改節能技術,企業節省成本約30%,這些為大埔陶瓷產業的華麗轉身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大埔陶瓷產業的華麗轉身,也對電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據介紹,昌隆陶瓷一個月用電量是十多萬度,若是在趕貨期停電或者停電時間較長,機械運轉不了、工人上不了班,將造成以幾十萬計的經濟損失,更甚是按期交不出貨,企業將蒙受更大的信譽損失。而大埔供電部門從近年來加快對陶瓷產區的電網規劃,到全天候快速搶修復電以及定期安排專人上門服務等措施,讓陶瓷產區用上放心電、優質電。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從2000年開始,大埔電網經過兩期農網改造以后,電力設備安全故障率降低了,用戶停電時間短了。“用電的穩定,也給了我們敢于闖新路的勇氣和條件。”黃志超說。
今年7月31日上午11時,位于高陂的陶瓷工業研究所因受暴雨影響,造成變臺倒塌。高陂所所長何力生立即組織人員冒雨進行查找故障點并進行搶修。“即使是深夜,供電所的師傅也沒有間斷搶修,讓我們很感動。”陶瓷工業研究所負責人說。
而這只是陶瓷產業發展中供電所快速響應故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大埔電網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陶瓷工業已經被供電部門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先行保證這類企業的電力穩定供應和安全生產。同時,各個供電所還組建服務隊,定期為企業“把脈”,指導用戶采用新型、節能的用電設備,不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設備;通過分析客戶電費明細情況,協助用戶制定較經濟的生產時間,充分利用分時電價的優勢及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的政策,提升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