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來源:新浪地產瀏覽量:
木門的標準化在行業內的呼聲一直很高。而即將在今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中國木門窗行業首部國家標準——《木門窗》GB/T29498-2013,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木門行業標準化進程。
【建材網】木門的標準化在行業內的呼聲一直很高。而即將在今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中國木門窗行業首部國家標準——《木門窗》GB/T29498-2013,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木門行業標準化進程。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隨著我國住宅產業化的推進以及木門產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標準化木門的生產已日漸成為趨勢,但在定制門為主的市場環境下,從政策出臺到全面推行,可能還需要很長的一段過渡期。
定制化占主導
雖然業內關于木門標準化的呼聲始終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木門產業目前尚處于定制化階段,木門70%~80%以上都是工廠定制生產。
據了解,定制木門的基本流程是:客戶先選中門的款式、質地、顏色后,再和商家談價格,談好價格后由木門銷售點的工作人員到現場實地測量尺寸,量完尺寸后將木門樣式、尺寸匯報到木門生產廠,才開始進入木門的生產環節。
“正是因為我國的木門企業多以接受訂單的定制業務為主,所以生產規模往往局限于某個區域,難以形成大型的規模化木門企業。”一位門業行業的觀察者告訴記者。
據中國門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門業生產企業已經超過1.1萬家。其中以小企業居多,往往是作坊式生產、設備簡陋、管理落后,而且缺乏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
鑒于此,也有觀點認為,國內木門行業目前還不能照搬歐美木門企業的經驗,因為規模化生產所造成的庫存壓力,必然增加中小企業的資金鏈風險。
標準化是趨勢
然而,定制化的生產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木門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定制木門就像是量體裁衣,周期長、產量小,嚴重阻礙了產業升級,木門產品標準化已經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定制化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線上,據業內人士計算,如果做不到木門的標準化,一條年生產能力1萬套木門的生產線,只能生產大約4000套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