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11月5日,佛山環保局發布《佛山市關于實施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公布佛山市治氣“二十五條”。該“二十五條”明確提出加大產業提升整治力度,對陶瓷、玻璃、鋁型材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實施行業整治再提升,確保污染物的穩定達標。
【建材網】2013年初,我國大范圍的持續霧霾天氣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我國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開始提上了重要議程。今年以來,政府環保部門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以及省轄市、省會城市開展PM2.5監測,并公布信息。9月17日,環保部等六部委出臺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環發[2013]104號),要求到2015年底全面淘汰燃煤小鍋爐,停止審批所有產能過剩新增項目,以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
11月5日,佛山環保局發布《佛山市關于實施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公布佛山市治氣“二十五條”。該“二十五條”明確提出加大產業提升整治力度,對陶瓷、玻璃、鋁型材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實施行業整治再提升,確保污染物的穩定達標。其中,針對陶瓷行業的再提升,過去主要是強調脫硫,下一步則將收嚴粉塵要求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大,地方響應落實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陶瓷行業作為其中重點整治的行業,目前實行清潔生產的情況怎樣?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當前企業排污處理仍未能達
國家標準?
陶瓷行業的粉塵污染一直為公眾所詬病,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導向需求,多地陶瓷行業進行整治,其中佛山這個全國較大的陶瓷產區通過對陶瓷企業的關停和轉移,空氣質量已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據摩德娜總經理管火金透露,目前一些陶瓷企業已對燃燒煙氣中的粉塵、硫、硝等染污物進行了處理,但還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在上月底舉行的2014年底廣州工業展新聞發布會上,管火金就提出,部分陶瓷企業的清潔生產做得非常好,但行業要健康持續發展仍需要企業改變理念,面對現實中的環保壓力,認真思考未來的路應該怎么走。管火金認為,煙氣除塵、脫硫、脫硝等已成為整個陶瓷行業的當務之急。
對于這個地方響應中央的計劃細則,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尹虹表示具體的細則還沒看到,了解不多,無法深談。但他還是非常認同政府發布細則的出發點,因為我國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必然要朝著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的方向走,同時關鍵要看到政策的執行能否落實到位。
陶瓷行業全部使用天然氣
暫不現實
目前國內陶瓷行業生產皆以水煤氣為主,囿于生產成本壓力,這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會維持下去,短期內很難全部改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
據了解,在佛山當地的陶瓷企業當中,禪城區近中心城區的陶瓷生產企業已全部改用天然氣,其他" >其他區域的則仍然以水煤氣燃料為主。因此尹虹認為細則其實對佛山市內的陶瓷企業影響并不會大。而管火金則指出,要求全市陶瓷企業采用天然氣生產,必須考慮的問題是生產成本上漲所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和氣源能否保證。據了解,工業用天然氣價格遠遠高于民用天然氣價格,而佛山的天然氣供應量相對于佛山陶瓷企業生產的所需來說,遠遠不足。
尹虹在今年8月的專欄文章中也曾提及,陶瓷企業是否達到排放標準,與是否使用天然氣的關系并不大,如三水新明珠陶瓷生產基地,使用的是煤制氣,廠區卻是花園式的。據了解,目前佛山市內的大批陶瓷企業都通過了清潔生產標準的驗收。
師夷長技,還是自強不息?
既然企業實行清潔生產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與是否使用天然氣關系不大,那么問題是否在末端處理上呢?管火金表示,要實行清潔生產,除了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外,還需要對現有水煤氣燃燒煙氣的粉塵、硫、硝和水煤氣站產生的酚水進一步加強處理。
工業發達的歐美等西方國家的陶瓷企業全部使用天然氣生產,并且他們的環保政策相當嚴厲,必須對煙氣進行除塵、脫氟處理后才能排放。同樣是在2014年廣州工業展的新聞發布會上,管火金提出如果國內的環保裝備不夠好,可以考慮進口,并提議下屆展會可以專門引進相關企業。據透露,目前摩德娜公司正與國外一些環保設備廠商進行合作,希望引進相關技術和裝備以提升國內的煙氣處理水平。同時,管火金表示:“未來除了需要加大陶瓷行業環保裝備和技術開發力度外,我們也希望國家開發價格低廉的煤層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以逐步減少陶瓷企業對天然氣、水煤氣燃料的依賴。”
同樣在上月底,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貿易投資總署在廣州舉辦了靠前屆中英清潔和能效生產研討會。該次會議為兩國提供更寬闊的合作平臺,并為我國企業在清潔能效生產領域更多的合作機遇。據了解,會議上有來自陶瓷行業的企業參與互動,交換了需求意見。
而尹虹則表示,在清潔能效方面尋求對外合作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據其透露,早在幾年前,英國方面也曾有相關企業與佛山陶瓷企業有過接觸,但較終沒達成合作,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他認為,在實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方面,陶瓷企業應用國內的環保設備,并建立好相關的監測與執行標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