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6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在大眾眼中與“高大上”不太沾邊的陶瓷行業,這些年雖屢有企業傳出欲與資本市場聯姻的消息,但真正“結親”成功的極少。記者調查了解到,并非陶企“無意”,而是陶企對于上市真心是“又愛又恨”。
【建材網】日前,陶瓷業大佬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正式赴港上市,并公開招股。盡管佛山有三十多家上市公司,但陶瓷行業已經上市的僅亞洲陶瓷一家,這與佛山“陶都”一稱并不匹配。
實際上,在大眾眼中與“高大上”不太沾邊的陶瓷行業,這些年雖屢有企業傳出欲與資本市場聯姻的消息,但真正“結親”成功的極少。記者調查了解到,并非陶企“無意”,而是陶企對于上市真心是“又愛又恨”,上市籌資對公司來說必定是好事,但上市要求的嚴謹的管理制度、公開的財務數據又讓陶企望而生畏。
陶瓷業界
東鵬上市對行業的影響小更關心東鵬上市后的表現
昨天,就東鵬上市一事采訪陶瓷業界人士時,他們幾乎都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觀點:相對于上市本身引起的關注,他們更關注上市后東鵬的表現。
在東鵬官網公布的上市文件中,尹虹和謝慧云、吳海兵三人,都是東鵬控股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為陶瓷行業知名專家,尹虹對陶瓷行業和陶瓷企業非常熟悉,具備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條件。“我是三四個月之前,接受東鵬邀請,擔任他們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尹虹透露,雖然這段時間和東鵬開過幾次會,簽署了一些授權文件,但他對東鵬上市的具體步驟并不清楚。
“東鵬上市帶給行業的影響應該不大。上市對陶企來說不是新鮮事。”尹虹表示:“我更關心東鵬上市后的表現,東鵬上市后能否取得比較大的發展。”從全國范圍來看,泛家居企業上市的不少,比如科達機電(600499,股吧)、大自然地板,陶瓷企業也有斯米克、亞洲陶瓷、鷹牌陶瓷(已從新加坡退市)等,但總體來看上市的陶瓷企業較少,而且表現不算很亮眼。
記者了解到,鷹牌曾是國內上市的陶瓷企業,后來從資本市場折戟而歸。國內A股市場僅有的陶瓷企業斯米克也因上市后業績太差,在去年戴上了“ST”帽子。在這種大背景下,東鵬此番上市,是否能在資本市場上一路凱歌尚是未知數,業界人士對東鵬上市持審慎態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上市目的
有人猜測融資用于陶瓷發展有人說是提高“名氣”
陶瓷業界知名人士張永農透露,東鵬正式釋放上市信息始于2003年,當年公司管理層在多個場合透露企業要上市。公開信息顯示,其后東鵬引入資本,搭建起境外控股架構,并將陶瓷與商業地產業務剝離,都被視為上市的準備工作。
“東鵬上市的主要目的可能不是募資,而是保持行業的"霸主"地位,提高名氣。”張永農表示。東鵬官網的一組數據顯示,按2012年零售價值計,東鵬是中國較大的瓷磚公司。“一般情況下,陶瓷行業不需要大筆資金搞開發。”他進一步闡述,但上市后,東鵬的品牌影響力會增強,經銷商對品牌的忠誠度也會增強。
尹虹表示,東鵬現在的生產線處于可擴可不擴之間,上市可能是為薄板等新陶瓷產品融資,也可能是發展相關產業。據悉,東鵬早就開始了多產業經營,除了陶瓷外,東鵬還在佛山和常德投資地產項目,佛山就有中國陶瓷城、中國陶瓷總部基地、與新明珠合作的華夏中央廣場,目前這一塊業務運作順利,尚有拓展空間。“東鵬現在的主業還是陶瓷,上市募集用于陶瓷發展的可能性更大。”他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