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本月3號,建衛協會的年會在三亞召開,在年會上的一部重頭戲,就是中陶公司的成立儀式及新聞發布會,應邀參會的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了這一新聞事件。
對于中陶公司各股東來說,投入中陶公司的資金算不上大錢,為了這點小投入,花上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來討論規則,多數股東大佬們可能會認為花得不值得。有人說,冠軍很難組成冠軍隊。這一問題可能就出在冠軍們由于不必要的面子觀念,難以坐在一起討論成為冠軍隊的規則。所以,冠軍組織在一起重要的是能夠靜下心來建立規則,有了規則,冠軍組織在一起才可能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冠軍隊伍。
美國的建國精英們做到了這一點,成就了一個超級大國的開始。賈峰幾次強調,中陶公司成立,體現陶瓷行業可以去除中國人不團結的劣根,反應中國陶瓷業界大佬的愛國精神。大佬們的名字個個如雷貫耳,腳步既已邁出,就不要吝嗇自己那點用來討論規則的時間。中陶公司要做行業精神領袖,必須把各股東作為所在企業領袖的思想融入到中陶公司,若不通過深入交流,作為企業領袖的閃亮思想如何融入中陶公司?
作為基金,兩個億的規模不算大,如何建立開放的模式,吸引更多的資金加入,如何聘請專業團隊來管理資金、運營項目,這是作為基金負責人必須思考和完成的一件大事。
基金如江河,只有匯萬溪之水,才能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從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不到中陶公司做成一個開放性公司的規章。
在新聞發布會上沒有發布運營團隊的情況,只知道中陶公司目前真正干活的人只有賈峰。賈總拼搏商場多年,從無到有,從在2號晚上媒體見面會上提供的賈總的書面履歷看,賈總的從商能力不容置疑。
我在進入陶瓷行業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基金管理人工作。作為私募基金公司,自有其運營原理,有諸多不同于制造企業、流通企業。中陶公司作為一個股權結構復雜的私募基金,若沒有一支專業的精英團隊管理和運營,則難成氣候。當然,既精通基金運營管理,又熟悉陶瓷行業的人才,少之又少,這也是我時常感嘆行業缺乏創新型人才之緣由。行業要創新要發展,必須要整合更多的復合型人才,中陶公司可能還需要多些耐心來培養人才,組建團隊。
這些問題,也許發起人已有過深思熟慮,無須本人多慮。若靠前點建議能得以實現,此點定當在細化之列。所以,就此點,我也不多贅述,僅點到為止。
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必須說多一句。對于中陶公司的成立我一直持贊賞態度,作為媒體的負責人也樂意為中陶公司的發展鼓與呼。從三亞回來,我就交待報社的副總編輯,在關于建衛行業大會的報道中,把中陶公司重點突出。我認為,中陶公司作為私募股權基金載體,從出生之時,就不可能偏居一隅,必須被萬眾矚目。公開、透明、開放,是一個健康、成熟基金必須具備的品質。僅基于此心,故愿意成文公開上述兩點建議。建議正確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不為此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