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5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如將英國文豪狄更斯這話中的“時代”替換為“年”用以闡釋2013的地板行業再為貼切不過,今年的地板業競爭激勵程度空前,市場拼殺殘酷,看似平靜的產業態勢下暗流涌動,充斥著難以計數的喜怒情緒。
事件5:木地板企業或將采用“等級制”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地板流通專業委員會7月稱《木地板企業等級劃分規范》初稿完成,預期明年實施。規范適用于木質含竹地板企業,標準將木地板企業劃分為特級、一、二、三4個等級,特級為較高等級。
小編認為,此舉被指針對地板企業呈現的良莠不齊現狀,業內人士認為地板企業等級劃分規范的發布或將對產業結構調整、消費者木地板品牌選購上提供參考,但同時也會引發新的認證狂潮。
事件6:國標面臨修訂E2標準或被徹底刪除
9月媒體消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擬將修訂GB18580-2001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據專家透露“修訂稿中,E2標準被刪除,一旦草案被通過,未來甲醛限量釋放值較多小于等于1.5/L。”
歐洲的較高標準為E1、E2,E0則產生于日本,是要求較嚴格的環保標準,近幾年來,消費者聞“醛”色變,地板企業紛紛推出高于國標的地板產品,包括在技術上積極革新和研發,比如獵醛、凈醛、E0、生態等詞匯頻頻出現在產品宣傳中,多種生態產品頗受消費者歡迎,越來越注重環保的消費者對國標升級也提出了市場要求。
事件7:萊茵陽光、肯帝亞等品牌登質量黑榜
國家質檢總局及林業局9月發布5類林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萊茵陽光、肯帝亞等知名地板品牌產品抽檢不合格;隨后,浙江省首度發布實木復合地板產品質量比對結果,南潯廣達、湖州永創產品不合格。
此外,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市地板類產品抽查143批次,其中林昌等16批次產品存不合格現象。多個知名地板品牌上黑榜,甲醛釋放量超標、表面耐磨度不達標等引發消費者關注。
事件8:上市地板企業全球布局林業資源
全球木材資源持續趨緊,為確保企業健康運營,國內各大上市地板類家居企業紛紛轉戰森林資源、木材資源爭奪。
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同意向中國地板控股有限公司(大自然地板)提供4000萬美元的融資,“中國地板”將利用這些資金購買中國南方的工業用速生林;宜華木業6月自籌資金2.4億元收購6家在加蓬設立的林業公司股權,收購股權比例從75%至100%不等,宜華將通過上述公司合法擁有的總共約35萬公頃的林地,豐富公司木材資源,大幅提高公司木材自給率。
事件9:營銷手法五花八門地板競爭白熱化
興起于前幾年的異業聯盟今年似進入鼎盛時期,團購會此起彼伏,多樣的線下活動一為企業贏住市場、提高了銷量,另一方面又給2014年的生存發展施加較大壓力。
而線上,淘寶雙十一350億的成交量讓全體行業咂舌,除了證明互聯網的巨大潛力,還在督促企業,別扔了電商。電商存在“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4大階段,而家居建材行業尤其是地板行業仍在苦苦追尋電商的出路。
對于傳統渠道相當完善的地板企業,投精力做電商阻礙過多,而對于新興起的地板企業,則在紛紛嘗試O2O模式,似乎認為其更適合于體驗式消費的地板行業,它究竟有沒有做大做強的可能?需要時間來驗證。
事件10:林產品免收5個月出口檢驗費
國家質檢總局通知對包括林產品在內的所有出口商品免收5個月的出口商品檢驗費用,免收的具體項目包括:貨物及運輸工具檢驗檢疫費,貨物及運輸工具鑒定業務費,安全監測及特殊檢驗項目收費,考核注冊、簽發證(單)、查驗審核費,實驗室檢驗項目和鑒定項目費,以及其他" >其他相關費用。
自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報檢的所有出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境檢驗檢疫費,進一步為林產品出口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