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瓷磚電商以目前的狀態,很可能是撼山易,撼經銷商難,再發展八年十年,伴隨全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DIY的發展,隨著瓷磚電商品牌的建立,也許有希望不斷發展壯大,慢慢成為瓷磚銷售的主流模式之一,達到20~30%的份額。
【建材網】為什么瓷磚電商時代還有待時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瓷磚產品尚不能稱為完全終端產品,某種意義上,僅是一個半產品,不是買回去就可以直接使用,在裝修使用之前還有許多中間環節,如:設計組合、切割搭配、配送(不是傳統快遞可以完成的)、鋪貼施工(還要雇工、議價等)等。瓷磚產品與日常消費品的價值也相差較大,隨便裝修一套房用磚十萬八萬很正常,不少消費者不容易做到看幾張圖片用鼠標一點就解決了。
瓷磚產品的品牌認知度低,品牌集中度較低,產品內在質量判斷非常專業化(如:吸水率、耐磨度、耐酸堿、防滑性能等),就是外在品質不少也無法直接通過屏幕視圖判斷,如:質地觸覺、亞光、柔拋、干釉等。也許會開創電商專用的瓷磚品牌,若得到普遍認同,可能是未來瓷磚電商的一種策略。
中國整個社會的消費群體結構與西方社會差異較大,發達國家基本是橄欖型:兩頭小、中間大,整個中產階級講究獨立、個性、自主,而我國的消費結構基本是一個正三角型:低端為主,C2B(量身定制)的訴求比率較低。
前幾年讀到美國瓷磚消費渠道的一份報告,大概數據描述是這樣,建材超市銷售占了40+%,是主要零銷模式,中小裝修聯盟占約40+%,專賣店與電商之和不足20%。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沒有看到瓷磚電商的展開。
目前我國的瓷磚銷售主題營銷模式是區域經銷商代理制,在營銷方面,營銷區域劃分、經銷商利益保護,這些基本原則嚴重阻礙著瓷磚電商的發展,在中國發展了十五年左右的建材超市(西方發達國家的瓷磚主流銷售渠道)沒有能夠撼動區域經銷商營銷的主導地位,目前建材超市市場份額大約僅10%左右。
瓷磚電商以目前的狀態,很可能是撼山易,撼經銷商難,再發展八年十年,伴隨全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DIY的發展,隨著瓷磚電商品牌的建立,也許有希望不斷發展壯大,慢慢成為瓷磚銷售的主流模式之一,達到20~30%的份額。但是這些并不妨礙現在具體某些瓷磚電商成功勝出,瓷磚電商還處在一個燒錢的階段,這個階段還將持續多久,還要看有多少先鋒及有多少先烈獻身其中,發展的道路上一定要有先鋒,但是也一定會有先烈,所謂:有奮斗就會有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