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3日來源:瀏覽量:7
目前,很多門窗企業做得上氣不接下氣,抬眼望去,前進的道路上全是爛泥潭,進退維谷,只能茍延殘喘。陷入這樣的境地,多數情況下并非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思想角度出了問題。
換個思路重新審視,往往就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換個角度看難題
門窗企業經營的過程,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在預料之中,有的出乎意料。其實,遇到問題大可不必焦慮。問題對于門窗企業來說,不一定就是麻煩,還可能是發展壯大的絕佳機會。換個角度,可能會豁然開朗。
小區附近有兩個大眾浴池,一個老板姓張,一個老板姓李,生意一直都很好。然而,近幾年煤炭價格暴漲,成本增加,節約成本成為這兩家浴池的重點任務。
張老板發現,晚上9點之后基本就沒有人來洗澡了。但是,大家洗完澡之后,喜歡躺在那里聊聊天,一直到11點之后才回去。這段時間,等于白白燒了兩個小時的煤。于是,張老板從9點開始,就把火爐關掉。這樣,沒有了暖氣,大家就乖乖地回家了,節省了不少成本。但是,來洗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相反,他的老客戶開始都往李老板的澡堂里跑。
張老板不解,去請教李老板。幾經周折,李老板終于吐露了真言:“你關了火之后,客人冷得受不了,確實會回家。而我加了火之后,客人熱得受不了,自然也會回家。而這一冷一熱之間,客人的心理感受不一樣啊。”在經營上,李老板無疑比張老板技高一籌,但是,換個角度看,他也浪費了一次利潤增長的機會。
比如,并沒有把目前的資源轉換成利潤。對于李老板來說,客戶待在這里,就是你的資源,可以為他們提供撲克、象棋、麻將、瓜子、飲料等產品,讓他們在這里得到更好的放松,在提高客戶體驗的同時,收獲額外利潤。
換個思路去競爭
競爭是所有門窗企業都不可回避的問題。怎么去競爭,則是一門學問。
目前很多門窗企業的現狀是,要么跟風效仿、亦步亦趨,要么打價格戰,較后兩敗俱傷。研究古今中外戰爭史,不難得到很多啟發。比如諸葛亮火燒藤甲兵,岳飛率眾以長斧砍金兀術鐵騎的馬腿,都沒用硬拼的辦法,卻能輕松陷對手于萬劫不復。
換個價格賣產品
有門窗企業因高價而成功,也有門窗企業因低價而建樹。產品一定不是為了定價而定價,而是營銷體系中重要的策略組成部分。事實上,任何一種產品都有兩個價格:靠前個是企業為其制定的零售價,第二個是顧客的心理價位。除壟斷產品外,這兩個價格之間的比較,直接決定產品是被顧客買回,還是留在貨架上蒙塵。
價格對購買心理的影響很微妙。兩種同類商品價格相差不大時,多數人會選擇較便宜一款。但是,當兩者價格相差達到一倍甚至一倍以上時,高價商品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并被購買,尤其表現在醫藥保健品、食品等。低價未必暢銷,高價也未必無人問津。重要的是,作為門窗企業,有沒有深刻洞察消費者的內心,有沒有看清對手的軟肋所在。
換個渠道做銷售
你一定不能簡單以為,渠道就是用來流通產品與流通貨幣那么簡單。渠道承擔了很多功能,比如烘托定位、賣點暗示、品牌樹立等等。再好的產品,如果是擺在夜市地攤上賣,肯定是賣不上好價錢的,這是個婦孺皆知的淺顯道理。
換個訴求做推廣
訴求準確與否,直接關乎產品命運。產品擺在那里,具有恒定的物理特征,但在不同消費者內心產生的感受,則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營銷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在消費者內心重新把產品制造出來。打開一把鎖的理論可以有一千種,而結果只有兩種,正確的鑰匙也往往只有一把。營銷人需要好好觀察鎖芯的形狀,看不清的地方用鐵絲捅一捅,然后打磨一枚與這把鎖較默契的鑰匙。
營銷這件事,別總想著循規蹈矩。已經存在的可能是經驗,也可能是絆腳石。經典營銷四要素是產品、價格、分銷、促銷,很有道理。但企業也不妨認為是個6要素,跟小學生學寫記敘文一樣: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也未嘗不可。
因此,對于門窗企業來說,營銷的魅力在于,引導顧客換一個視角看品牌、看產品。因此,如果門窗企業換個角度來看市場營銷的話,就會發展市場大不同,因此也就能夠發現其中的不足,抓住機遇,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