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7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對于2004年的中國涂料業而言,如果不是歲末出現耀眼的“20萬元尋找5000元大獎得主事件”,這一年將顯得平淡無奇,色彩暗淡。涂料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家電、食品、服裝等不同,涂料是間接向消費者輸出的產品,所
對于2004年的中國涂料業而言,如果不是歲末出現耀眼的“20萬元尋找5000元大獎得主事件”,這一年將顯得平淡無奇,色彩暗淡。涂料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家電、食品、服裝等不同,涂料是間接向消費者輸出的產品,所以中間因素很多。熟悉涂料業的人都明白,這個行業的營銷難如登天,像前幾年“喝涂料”那樣的驚世之舉,幾十年難遇。但華隆漆在2004年歲末的一起“20萬元尋找5000元大獎得主事件”,恰如一抹亮麗的色彩攪動了整個行業的神經——因為它讓人們重新審視一個較敏感的話題——誠信,并且以行動讓人們認識到了誠信價值的無窮魅力。 誠信,不僅造就了華隆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使得涂料營銷開始由浮華的炒作向務實的方向轉變。 然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個營銷經典卻起源于一個“小小的意外”。而正是這個意外讓華隆涂料在高手如云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營銷的典范。 一個巧合造就一次經典案例 2004年8月至9月,為了不讓300萬元的電視廣告打水漂,華隆漆在全國范圍內舉行了為期兩個月的“看華隆央視廣告,中5000元大獎”的有獎收視活動。截止活動結束,華隆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多份有效回執單。11月7日,華隆漆公開抽獎,共抽出金獎一名、銀獎十名、銅獎一百名,另有一萬名獲得幸運獎?删驮谥鬓k方以為活動圓滿結束時,誰也無法料想的“意外”卻讓此前一直進行得有條不紊的活動陷入僵局。 事情是這樣的,抽獎結束后,工作人員開始聯系中獎人員,可根據回執單上的電話卻怎么也聯系不上5000元的金獎得主“劉洋”,原來,劉洋所留的是一個“1388063819”的10位數手機號碼,而回執單上除了一個“計算機應用”的地址外,再沒有留下其它任何信息! 與此同時,在其他" >其他中獎人員的確認過程中,也出現了3位銀獎、15位銅獎和若干名的幸運獎因地址、電話不詳而無法聯系! 針對聯系不上的銀獎以下中獎者,華隆公司市場部通過公司網站及當地經銷商等多種途徑,進行信息通告發布,基本做到“獎有所主”。 可是,大獎得主怎么辦?一個不明了的地址加一個10位數的手機號碼,怎么找,如何找? 辛辛苦苦忙了3個月的活動,在結果出來的時候卻不知如何結束。華隆漆市場總監王同筱拿著“劉洋”的回執單,陷入了深思。 更讓華隆公司上下深感困惑的是,在他們聯系中獎者過程中,因為企業要求獲獎者須出示身份證復件印、銀行帳號和個人簽名,導致近40%的中獎者對此表示懷疑,誤以為又是企業的一種騙人把戲或布的什么圈套,工作人員只好反復解釋并保證真實可信。 中獎者對企業的這種排斥與不信任,深深刺激了華隆公司領導層。經過上層的深入討論,華隆漆認為,造成中獎者不相信自己中獎的原因主要是當前社會普遍缺乏的“誠信”。事實上,正是由于一些企業在舉辦活動時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致使許多消費者對企業的市場行為懷抱疑慮。 一定要找到“劉洋”!較后,華隆公司領導一錘定音。為了華隆漆一貫的誠信,為了在廣大消費者心中樹立一個“信”字,公司下任務給市場部務必找到5000元得主劉洋。 茫茫人海,如何尋找“劉洋”?有人提議:刊登廣告。 20萬元尋5000元大獎得主,一波三折終劃句號 2004年11月25日開始,在北京、陜西、遼寧、山東、浙江、湖南、廣東、四川、福建等地的日報、晚報上,讀者們看到了“5000元千金寵物尋主人,劉洋,你在哪?”這樣一則廣告。這就是華隆漆尋找大獎得主“劉洋”的開始,為此,他們付出了20萬元的廣告費。 該尋人廣告一出,立即引發市民巨大反響。廣告刊登后第二天,一些報紙和網站等媒體上立即出現了“花20萬尋五千元大獎得主,華隆漆將誠信活動進行到底”、“中獎者粗心,害企業破費20萬尋人”、“粗心,中了大獎渾然不知;難得,企業貼20萬打廣告找人”等新聞。 在媒體的渲染下,華隆漆“20萬元尋找5000元大獎得主”一事迅速擴展,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 與此同時,在5000元大獎的吸引下,華隆漆的尋人服務熱線不斷接到自稱是“劉洋”者打來的電話。在尋人廣告刊登后的兩個星期內,華隆漆接到的“劉洋”的電話共有40多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竟有6人的手機號碼都有“1388063819”這10位數。“為了5000元大獎,數十人冒充劉洋領錢”一幕的發生,使華隆漆尋獎事件再起波瀾。 這樣的變化對華隆漆的尋獎事件來說,是“戲劇性發展”,無論是對華隆漆、媒體、還是讀者而言,這件事都是無法停止的。以“為5000元獎金,竟冒出6個‘劉洋’”為標志,華隆漆進入一個懸念眾生的高潮期。雖然,期間也出現了類似“20萬元找5000元獎金得主,是誠信還是作秀?”的質疑,但是,華隆漆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已是不爭的事實! 下一步,華隆漆將如何去做?又如何辨別6個“劉洋”的真假?就在廣大讀者紛紛猜測華隆漆可能的行動時,華隆漆讓6個“劉洋”重新填寫了回執單(華隆漆在登廣告時連同金獎得主劉洋的回執單也一同刊登,所以中獎的住址和手機號都是公開的,為了驗明“正身”,要求6個“劉洋”每人重新填寫一份),隨后,公司將新舊共7張回執單送到北京物證技術鑒定機構做筆記鑒定。隨著“同名領獎真偽難辨,司法筆跡鑒定現真身”一文的報道,真劉洋較終浮出水面——他就是來自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劉洋! 2005年1月18日,為了慶祝一波三折的中獎尋人事件的圓滿收場,華隆漆成都辦事處特意舉行了盛大的“送獎”儀式。華隆漆四川辦事處總經理王錫林親自將5000元獎金遞交給劉洋。至此,歷時2個月,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華隆漆20萬元尋5000元得主”事件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華隆四川辦事處舉行新聞發布會,劉洋獲得大獎,活動圓滿結束! 涂料行業的歲末營銷大餐——誠信無價! 回顧整個華隆漆尋獎事件,我們發現:尋人源自企業對“誠信”的推崇,水落石出后企業又因誠信贏得了美譽。誠信就猶如一根紐帶將企業同消費者緊緊地拴在一起,在其企業活動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沒有誠信,就不會有20萬元廣告尋中獎者事件,廣告刊發后的那些一波三折的故事更將無從談起! 在劣質油漆借殼上市、無苯油漆全都測出苯、廣東涂裝業魚龍混雜、安徽假涂料申請維權等花樣疊出的造假事件讓中國涂料蒙黑,就在消費者顧慮涂料行業失信的時刻,華隆用誠信撬動困頓的涂料市場,在歲末上演了一幕跨越“做作”攪動行業神經的營銷典范。 據統計,華隆公司的“20萬元尋5000元”事件,報紙、電視、互聯網媒體都做過相關報道,共有51篇報紙新聞和76個網站參與其中,轉載報道的尚無法統計,華隆成為真正的贏家。俗話說“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社會無信則必亂”。在以法制經濟與信用經濟為基礎的市場經濟中,一個企業要想立足和發展,誠信依然是根本。誠信雖然是無形的,但華隆將誠信當作資源來開發,成為名副其實的誠信營銷實踐者,當之無愧地升級為2004年歲末中國涂料市場的壓軸之作。 正是這一次尋獎事件的“誠信”維護,讓華隆漆名聲大振,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使華隆漆得到了經銷商的廣泛認同,還成為經銷商終端銷售的好武器,甚至還出現了個別經銷商慕名與華隆公司簽經銷合同的好事。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在二、三級城市,華隆漆成為一些消費者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品牌,很多人表示購買時會優選華隆。作為連續7年獲“守合同重信用”稱號的企業,華隆漆的此次誠信行動,讓廠商都悟出了誠信對品牌建設的妙處,它跳出了立邦、華潤“廣告加產品”帶動銷售的營銷模式,以“誠信”的差異化營銷模式讓華隆漆從返券、降價打折、試用的慣用營銷泥潭中成功搶灘市場。 對此,華隆集團麥全董事長表示:“誠信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為人做事都要講誠信!找到大獎得主,還公眾一個誠信,值!我們以后將更加注重企業誠信的維護。” 結語:誠信,拉動市場的較佳武器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誠信度與市場競爭態勢密切相關,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面對同質化、同價化的問題,這時誠信對銷售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誠信可以引導消費者對品牌進行認知,塑造企業文化使得品牌深度得以擴張并趨于人性化,較終使品牌的內涵得以轉化為營銷力,幫助企業達到市場或利潤較大化目標。事實上,品牌一旦為消費者所稱道,就表示該品牌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忠誠顧客群,品牌有了無形價值。 可以預見,即使在多年之后回顧這件事,人們將會發現華隆漆20萬元尋5000元大獎特殊事件,依然是涂料行業較值得借鑒的成功營銷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