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8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建材集團繼續保持快速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主營業務大幅增長,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據初步統計,2005年,這家集團公司全資、控股和重要參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其中全資和控股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建材集團繼續保持快速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主營業務大幅增長,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據初步統計,2005年,這家集團公司全資、控股和重要參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其中全資和控股企業營業收入實現150億元,同比增長71%;進出口總額逾8億美元,同比增長70%。
2005年,中國建材集團堅持以科學發{TodayHot}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和“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扎實推進改革改制,加快發展步伐,各項工作躍上新臺階,總體呈現出快速、健康、平穩發展的喜人局面。
圍繞“大建材”的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為基礎,中國建材集團加大了資源整合與行業調整的力度。在項目建設上,2005年以來中國建材集團共有10余個大型項目竣工投產,包括北新建材年產5000萬平方米石膏板四線、年產180萬平方米外墻板;中國聯合水泥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中新天馬年產7000萬平方米玻纖薄氈二線、中國玻纖年產10(8+2)萬噸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等,共完成投資額達31億元。在資源重組方面,增資控股山東泰和并完成了對江蘇天豐股權的收購,促進了中國石膏板行業和礦棉板行業的重大資源整合與結構調整。重組沈陽礦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框架協議也已簽署。
一年來,中國建材集團產業板塊的整體實力和集約化程度大大增強。石膏板業務從年產4500萬平方米發展至3.6億平方米,位居中國靠前、亞洲第二;礦棉吸音板產能翻了一番,產銷量位于中國之首;玻纖總規模突破30萬噸,名列亞洲靠前、世界前五;新型干法水泥產能達到1100萬噸,進人中國前三強。
2005年是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中國輕工業{HotTag}機械總公司重組進入中國建材集團的靠前年。在集團的支持和幫助下,兩個單位順利展開了業務與文化的融合,明確了戰略定位,理清了發展思路,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國建材科學研究院充分發揮出集團科技核心的作用,并整合檢測認證資源,成立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中國建材輕工業機械總公司轉變觀念,規范管理,積極開展改制重組,認真解決特困企業問題,生產形勢和工作面貌得到顯著改善,2005年徹底實現扭虧為盈。
2005年,中國建材集團被選定為國資委中央企業建立和完善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工作的試點單位,并于11月成立集團公司董事會,任命了內部董事。以此為契機,中國建材集團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公司運作方面邁上新臺階。
在技術創新上,中國建材集團圍繞建設節約型建材工業的要求。全面完成國家科研任務,并積極做好“十一五”科技發展的開局工作。一年來,集團科研開發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科學技術和工程設計大獎。中國建材集團在明確自身“十一五”期間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的同時,組織集團內外科研院所、企業和大學,編寫了“綠色制造”和“新型建筑材料”兩個蕊材行業“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的可行性報告。
2005年,中國建材集團繼續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向面向全球的建材綜合服務商轉變。集團與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開設的大型超市先后在深圳開業;設立在美國、南非、意大利、加拿大等地的合資公司相繼設立,面向全球提供產品、技術與工程服務。集團技術與成套裝備業務在中東、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市場大顯身手。在國際援外工程方面,集團公司旗下的北新房屋獲得商務部援助印尼房屋項目。
對于2005年的工作,中國建材集團負責人表示,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可喜成果,但作為重要建材企業集團,仍存在不足。2006年,中國建材集團將進一步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更好地發揮中國建材集團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和行業引領者作用,為建設節約型的中國建材工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