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9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近日,記者從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獲悉,我國第三季度(1~8月)累計出口窗簾產品達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4%。占1~8月我國家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8.16%,所占比重僅低于被子及床上用織物制品。{TodayHot}出口數
近日,記者從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獲悉,我國第三季度(1~8月)累計出口窗簾產品達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4%。占1~8月我國家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8.16%,所占比重僅低于被子及床上用織物制品。{TodayHot}出口數量為2.99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6.95%,出口單價也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長。家紡行業產業鏈的迅速延伸,促進了我國家紡產業集群的發展。從1~8月份窗簾出口數據可以看出,家紡產業集群所在的5個省市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廣東占居了窗簾產品出口的前五位,出口量占到了全國窗簾產品出口總量的91.38%。
浙江省有31個紡織產業基地。其中家紡產業基地6個。中國家紡寢具名鎮——建德市乾潭鎮2004年還被國家建設部等6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被國家統計局列入全國千強鎮之一,家紡是其五大主導行業之一;年產床上用品、針織品12000萬套,工業總產值35億元。江蘇省有32個紡織產業基地。其中家紡產業基地3個,被譽為“華夏繡品靠前鎮”的三星鎮,以生產床上用品為主,目前其家紡產業已形成生產規模化、分工專業化、設備科技化、產品高檔化、銷售網絡化等優勢。三星家紡已陸續加盟“華倫天奴”、“紅豆”、“恒源祥”等6家國內馳名品牌,2個產品獲國家專利。山東省、廣東省共有紡織產業基地39個。這些省市的產業基地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從紡紗到織造、印花、植絨,直至較終產品,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條,由此產生了良好的產業集群效應。目前上海的紡織產業正逐步向外省市遷移,其紡織生產能力很弱,但是身為中國靠前大港口,其本身的優勢不言而喻。因為江浙一帶的很多企業把銷售公司設在上海,{HotTag}在上海報關出口,因此在這里把上海算了進來。
浙江省一直是我國家紡行業的領頭羊,1~8月累計出口窗簾產品達3.51億美元,同比增長18.49%,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5.22%,平均價格同比增長2.56%。
江蘇省的家紡產業發展也尤為迅速,1~8月累計出口達1.84億美元,同比增長4.93%,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57%,平均價格同比增長6.39%。山東省作為老牌棉紡行業大省,其家紡出口也不弱,1~8月累計出口窗簾達1.6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5%,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3.7%,平均價格同比增長3%。
上海市作為一年一度的國際家紡展的展出地,影響越來越大,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眼光。但其本身的家紡產業發展有所減緩,1~8月累計出口窗簾1.57億美元,同比下降7.96%,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3.28%,是這5個省市地區中一個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呈下降態勢的地區。值得欣慰的是,1~8月上海市窗簾出口的平均價格同比增長了6.31%。廣東省位于第五位。1~8月累計出口達0.64億美元,同比增長40.47%,雖然廣東的出口數量較少,但是增長速度卻是較快的。出口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7.88%,平均價格同比增長19.3%。新疆位居第六位,1~8月累計出口窗簾達0.23億美元,同比增長217.6%,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2.7%,平均價格同比增長95.27%。新疆無論是出口金額,還是數量和平均價格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新疆以前出口的基數較小。新疆作為全國紡織產業業態轉移重點地區,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家紡產業的投入,很多企業依靠自身的傳統資源優勢與東南部企業的地域優勢抗衡。不少棉紡企業不斷向家紡用品制造領域滲透,大大加強了新疆地區的家紡產業實力。
遼寧省、河北省、北京市和安徽省,窗簾出口額分列7~10位。1~8月累計出口額分別為985萬美元、882萬美元、802萬美元、782萬美元。河北省的窗簾出口呈量價齊升的態勢。金額同比增長111.67%,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1.92%,平均價格同比增長48.97%。
北京市和安徽省卻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出口金額分別下降了12.56%和4.58%;平均價格同比分別下降了21.68%和16.03%,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安徽家紡行業存在著總量較小,發展不充分、創新能力與自主品牌缺乏、產品檔次較低、品種單一等問題。家紡行業產業鏈長,配套性要求較高,適宜集群式發展。而安徽省尚未形成完整、成熟、配套的紡織品出口加工基地,難以適應**運轉、快速反應、優良服務的國際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