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6來源:價值中國瀏覽量:
“任總:介紹給你一個好東西--微博,外國人叫Twitter,網友稱為‘圍脖’。比我幾年前介紹給你的博客更好用。用手機就行,更適合您,因為您從來不用電腦,只用手機。 ——潘石屹
6月23日北京暴雨。下午5點58分,杜蕾斯官方微博轉發一條微博并且評論到:“粉絲油菜花啊,大家趕緊學起來,有杜蕾斯回家不濕鞋!”。短短20分鐘之后,杜蕾斯已經成為新浪微博一小時熱門榜靠前名,24日17:00轉發超8萬條。還有一些草根大號又復制粘貼了圖文內容發布出來,各類轉發大約超過15萬,《ChinaDaily》甚至將這一事件評為較有代表性的社交網絡營銷案例之一。
據AC尼爾森預計,杜蕾斯今年的銷售額增長將超過50%,比如在杰士邦注冊控股公司的武漢市,杜蕾斯的銷量首次超過了這個“冤家”。連經銷商們都說,140字的微博對銷量增長的貢獻真不可小覷。
“站長之王”蔡文勝有個廣為傳播的比喻:當你粉絲超過一百,你就好像是本內刊;超過一千,你就是布告欄;超過一萬,你就好像是本雜志;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百萬,你就是一份全國性報紙;超過一千萬,你就是電視臺;超過一億,你就是CCTV了。
同樣,微博狂人杜子建,他經常奔波于企業間進行“如何管理微博”的培訓,培訓中他會不時略帶恫嚇的告誡企業:要么開設微博,要么坐等品牌消亡!
凡客式的微博營銷愈演愈烈,各路微博“專家”苦口婆心的宣講及撰文,儼然已經呈現出一幅“滿網競戴‘圍脖’”的營銷景象!
“僵尸”現,“馬甲”飛,幾家歡喜幾家憂!
隨著微博的火熱,各路商家都盯上了微博這塊肥肉,從凡客、杜蕾斯等早期嘗試者,到現在50000多家企業入駐,各方都在招兵買馬,爭搶搭上微博的這趟營銷快車。
但無論如何,微博對于營銷傳播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過度的追捧也只會令其“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些企業對微博缺乏了解,盲目以粉絲數、評論數、轉發等作為考核指標,直接催生了大量“僵尸粉”的出現。
9月29日,新浪微博頒布新規,擬遏制“微博大號”轉發廣告謀取私利,規范微博營銷行為。而恰恰就在當日,一條并無太大亮點的抽獎式微博活動竟被離奇轉發了1350萬余次,而評論只有2000個,粉絲數只有1800個。較可笑的的是該微博居然把ipad2寫了ipid2。難怪連名博“互聯網的那點事”都不得不感慨道“這是一條神奇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