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7來源:瀏覽量:
家裝行業建材銷售渠道模式變革方案與策略 與日常用品不同,建材銷售對專業性的要求高,這是國內多種建材銷售渠道差異化競爭的根本原因。除了傳統的建材城模式之外,超市、
家裝行業建材銷售渠道模式變革方案與策略
與日常用品不同,建材銷售對專業性的要求高,這是國內多種建材銷售渠道差異化競爭的根本原因。除了傳統的建材城模式之外,超市、代加工、賣場等各種銷售渠道能夠共存。
能同甘,但能否共苦則是未知。市場好的時候,各種模式都有生存的空間,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外部大環境惡化,建材流通渠道不再平靜,風險考驗著各種渠道的適應底線。
在此,我們選取了3個典型案例,以剖析建材銷售渠道模式,期望對業者能有所啟示。
【賣場模式】紅星賣場風光背后藏隱憂
1月18日,開業兩個多月的紅星美凱龍北京東五環店內,開業酬賓的各項優惠活動還在持續進行當中。然而,在現場記者并沒有看到火爆的搶購場面。面對低迷的市場行情,商家的讓利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由于紅星美凱龍一直上市未果,使其資金鏈捉襟見肘,再加上與華平基金簽訂利潤和費用控制的對賭協議,以及不斷地開疆拓土,造成其租金必須要不斷上漲。
粗放擴張帶來隱憂
過去3年內,紅星美凱龍在全國加快了跑馬圈地的進程,總共開設了60余家門店。而在此之前,20余年的發展中,紅星美凱龍的門店數不過30余家。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認為,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有適度的行業過剩是正常現象。但是建材大賣場近幾年的確有些盲目擴張,已經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資本的無效投入。
木勒精品櫥柜總經理崔雨紅認為:“回顧過去幾年建材賣場的發展,無疑是走了一條‘大躍進’的路子,前幾年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之時,建材賣場擴張也就不可避免了。”崔雨紅告訴記者,身為家居廠商,她感受較為直接的是,前一兩年幾乎過不了多久就會得到新賣場開張的消息。
[1][2][3][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