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2來源:瀏覽量:
家居建材企業紛紛撤出賣場家建企業未來方向模糊 內容提示:談到今年建材家居市場遇到的問題時,孟國強說:“目前建材流通行業出現了一個不太好的情況,不論是
家居建材企業紛紛撤出賣場 家建企業未來方向模糊
內容提示:談到今年建材家居市場遇到的問題時,孟國強說:“目前建材流通行業出現了一個不太好的情況,不論是品牌賣場還是一般賣場,今年經銷商退出賣場的現象都比較多。”
孟國強認為,就算沒有國內外形勢的影響,經濟不呈現動蕩走勢,現在的建材家居市場也會遇到問題。“如今家居賣場遇到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擴張,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這種擴張的速度特別快。”他說。
家居建材企業新形勢下亟待轉型
工信部有關人士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建材行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大宗產品產能持續增長,需求增長緩慢,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經濟效益下滑;實施更嚴格的氮氧化物、粉塵等排放標準后,建材工業治污減排壓力陡增;綠色新型建材、非金屬礦深加工和非金屬新材料發展較緩,亟需技術、標準和財政等政策支持。
針對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該人士指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確立的穩增長、調結構總體要求,根據建材行業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是嚴格控制總量,建立完善等量或減量置換制度,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擴大淘汰落后產能品種范圍,優化產能結構,提高水泥、玻璃、陶瓷制造業生產集中度和規模經濟效益。二是加大綠色新型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深加工等新產品以及窯爐脫硫脫硝除塵、余熱綜合利用、協同處置等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度,培育新的增長點。三是研究制定鼓勵環保建材、節水潔具等綠色消費政策,
編制綠色建材產品目錄,擴大新型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礦加工制品的內需。四是加強運行監測和信息引導,積極鼓勵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增強抗風險能力,努力保持行業經濟平穩增長。
家居建材企業現在:零售承包模式為主
對于建材家居企業的發展,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表示,目前,建材家居市場主要以零售為主,各建材家居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力,瞄準市場轉型升級,逐步由零售向配套承包供應模式轉變。
大的建材家居企業應率先轉型,逐步發展成集零售功能、配套供應功能、裝飾設計功能等于一體的建材家居企業。對于部分建材家居賣場擬向百貨商場轉型,秦占學表示,建材家居行業的不景氣反映出整體經濟的低迷,在此情形下,建材家居企業不管轉向哪個行業都不會太好,況且跨行業轉型成本較高,對建材家居企業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因此企業投資還需謹慎。
孟國強建議由商務部主抓,推動“建材下鄉”盡快出臺實質性政策,擴大建材下鄉試點范圍和品種。同時,加強標準化工作的統一管理,加快標準的審批和推出速度,建議在流通環節中的某些重要領域,設置強制性的準入標準或強制性條款,以保證流通產品質量,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家居建材賣場營業模式并不樂觀
與此同時,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建材家居賣場總面積已超過4000萬平方米。紅星美凱龍旗下賣場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超過德國家居賣場面積的總和(500萬平方米)。居然之家旗下賣場總面積也超過200萬平方米,其他" >其他總面積在100萬平方米左右的家居連鎖賣場也不在少數。而在今年9、10月份,成都將有近10家大型建材家居市場相繼開業,未來新建市場總面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成都建材家居市場總面積的3倍以上。
孟國強說,過去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一個8萬到10萬平方米建材家居賣場就已經是一個很有規模的大賣場,但現在由于企業的競爭,造成了很多的賣場一味追求大規模,杭州一個賣場的規模已經達到40萬平方米。“這么大的賣場,我們需要多少商品、多少經銷商才能把它填滿?賣場增加了,經銷商沒有增加,廠商還是那么多,并且消費能力不是隨著賣場的增加就能夠提高的。”他說,“賣場的增加惡化了行業的惡性競爭問題,我認為是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
據記者調查,由于上游產能過剩和賣場盲目擴張,目前全國各大建材家居賣場出租率已開始下降,新建建材家居賣場招商也遇到一定的困難。建材家居賣場為刺激消費,一直在不斷上演各種價格戰。今年以來,北京的家居賣場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萬家燈火等,紛紛推出“打折”、“送禮品”、“返現金”等各種促銷活動。
(來源:聚商易:http://zs.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