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來源:瀏覽量:
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在消費心理層面上的震蕩“觸底”,2011年初,京城房地產市場再度出現“日光盤”,二手房源&ld
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在消費心理層面上的震蕩“觸底”,2011年初,京城房地產市場再度出現“日光盤”,二手房源“被搶購”的訊息,房價也隨之小幅上揚。可見,無論第三輪房產調控政策是否及時出臺,經歷了本輪調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已經向穩健化的趨勢發展,剛性需求有望逐步釋放。對建材行業而言,這樣的信號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盡管如此,京城的各大建材大佬仍然表示出了對樓市調控長期性的心理準備;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建材企業正在積極應變,以更加主動、活躍的姿態擁抱市場。
據記者了解,2010年,建材行業整體維持著30%-50%的增長水平。環比增長速度比09年明顯趨緩,但在2010年度仍有上佳的市場表現。究其原因,裝修市場年初的爆炸性增長對年底的平淡收稍起到了中和作用;企業在下半年“寒冬期”的積極營銷措施也貢獻不小。
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漸發送出復蘇的“信號”,建材行業的大佬們紛紛顯示出對市場的信心。2011年,打造泛家居產業鏈與走向國際舞臺,或將成為建材大鱷們的兩件大事。
品牌之爭促使企業加速升級
經受了2010年樓市危機的洗禮,建材行業內部“馬太效應”正在逐步加劇。以櫥柜行業為例,一組來自中裝協廚衛工程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010年的“中國廚衛百強”評選中,進入前30強的門檻是年產值5000萬;在實際的評選中,櫥柜行業的前20強之后,就不再有企業的年產值能夠破億,但排名櫥柜領軍企業靠前名的歐派櫥柜,年產值卻能達到30億左右。
不斷加劇的“馬太效應”促使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對此,箭牌衛浴北京總代理,北京樂華駿成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明確表示: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在取得利潤上的優勢正被逐漸削弱。經銷商傳統印象中“做個活動就能把一年過好”的思維方式已經不再符合市場的要求,爭奪市場蛋糕的關鍵正在向無形的“品牌優勢”傾斜。
“廠家的成本優勢、制造優勢、供貨周期,企業長期以來逐漸形成的品牌影響力,這個綜合的產業鏈優勢顯得尤為重要。”李明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給予小企業的市場空間正在逐漸被壓縮,而品牌大鱷之間的博弈則還有相對充分的發展空間,品牌的深度整合更是勢在必行。
建材大鱷火并“泛家居”產業
2011年初,各大建材企業都在經銷商年會中亮出了一年的戰略之劍。衛浴大鱷惠達陶瓷、箭牌衛浴明確提出向“泛家居”產業跨足,開始生產櫥柜、木門,包括整體廚房方向的產品;櫥柜領軍企業歐派北京總經理高進在采訪中表示,2011的重點在于深度發掘歐派整體衣柜的市場潛力;地板界的大佬圣象地板宣稱即將上馬衛浴產品;大自然地板在2010年也推出了自己的壁紙子品牌。
行業大佬不約而同的跨足泛家居產業,勢必會在新的市場上展開激烈爭奪。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與上游房地產行業達到“無縫對接”,是建材大鱷發展泛家居產業鏈的根本依據。
中裝協廚衛工程委員會秘書長高世彥認為,未來,房地產企業在面對建材企業的時候,要的很可能不是一個單一的產品。精裝房項目大面積展開以后,房產企業會希望跟一個能夠把整個“家居產業鏈”全部做完的企業合作。不但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夠涵蓋產品從設計到制造,甚至到后期服務的整體項目。
可見,隨著“精裝修”、“全裝修”樓盤市場份額的逐漸加大,率先試水、上馬泛家居產業鏈的企業將會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權。由于成本、技術、渠道網絡等方面的限制,試水這一領域的勢必會先以業內的領軍企業為主。而這一市場的分羹在2011年有望提速。
建陶領軍企業提前布局國際舞臺
在不久前的經銷商年會上,箭牌衛浴的靈魂人物,佛山樂華陶瓷董事長謝岳榮發表講話,稱箭牌的品牌價值是“國內第三”,靠前次將箭牌放在與德國的科勒和日本的TOTO同樣的天平上來進行對比。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箭牌衛浴即將布局國際化發展路線,進軍陶衛“軍團”的信號。
無獨有偶,身居衛浴行業“靠前梯隊”的惠達陶瓷,也即將深入布局國際化發展路線。據記者了解,惠達陶瓷在海外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而2010年,惠達的領軍人物王彥慶也在多種場合重申強化“國際化發展路線”的決心。據悉,近些年來惠達集團先后在日本和上海成立研發中心和設計中心,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師來幫助惠達集團研發設計產品;還將在3月作為民族企業的代表出席法蘭克福國際衛浴展。
隨著“十二五”計劃正式提上日程,陶衛企業在逐步減輕能耗的同時,在品牌創造層面上也逐漸羽翼豐滿。在國內市場,部分建材大鱷已經初步具備了與國際品牌“一爭短長”的實力;但在海外市場,民族品牌的影響力顯然還有待發展進步。2011年,或許有望成為民族品牌拓展海外影響力的“品牌元年”,情況如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