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7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2013年對于地板行業來說是風雨交加的一年,暫且先撇開國內紛繁復雜的狀況不說,我國地板在國際上也遭遇了諸多困境,在此,小編向大家列舉幾大事件。
【建材網】2013年對于地板行業來說是風雨交加的一年,暫且先撇開國內紛繁復雜的狀況不說,我國地板在國際上也遭遇了諸多困境,在此,小編向大家列舉幾大事件。
回顧國內地板業在國際上的那些事兒
國際木材合法性公約引發原材料價格上漲
第三屆地板大會3月在華召開,其引發因原材料稀缺導致木材價格“跌宕”的廣泛關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4月全新發布246種木材管制樹種,木材來源合法性審查更為嚴格,據傳業內由此引發些許因非法來源的木材及制品貿易被叫停、被處罰的案例。
紅木較早凸顯“有價無市”境況,木材緊缺態勢還將蔓延,國內眾多地板企業亦向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尋求木材資源。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國內實木地板漲價已成定局。
中國企業贏得美對華膠合板”雙反”調查
地板業似乎從未繞開“雙反”,美對華產多層木地板發起的雙反調查余音未散,2013年開春美對我膠合板又正式發起“雙反”調查。
4月30日,因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存在傾銷行為,美國商務部擬對101家此類產品的中國企業征收22.14%的反傾銷稅;經過持續不斷的應訴努力,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從中國進口的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未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否決了美國商務部對上述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的決定。
在美國對我國膠合板發起雙反調查的同時,土耳其、哥倫比亞、印度、阿根廷等國紛紛對木制產品采取調查、限制措施,如何讓林木制品在面對貿易壁壘時提高抗風險能力成關注重點。
上市地板企業全球布局林業資源
全球木材資源持續趨緊,為確保企業健康運營,國內各大上市地板類家居企業紛紛轉戰森林資源、木材資源爭奪。
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同意向中國地板控股有限公司(大自然地板)提供4000萬美元的融資,“中國地板”將利用這些資金購買中國南方的工業用速生林;宜華木業6月自籌資金2.4億元收購6家在加蓬設立的林業公司股權,收購股權比例從75%至100%不等,宜華將通過上述公司合法擁有的總共約35萬公頃的林地,豐富公司木材資源,大幅提高公司木材自給率。
林產品免收5個月出口檢驗費
國家質檢總局通知對包括林產品在內的所有出口商品免收5個月的出口商品檢驗費用,免收的具體項目包括:貨物及運輸工具檢驗檢疫費,貨物及運輸工具鑒定業務費,安全監測及特殊檢驗項目收費,考核注冊、簽發證(單)、查驗審核費,實驗室檢驗項目和鑒定項目費,以及其他" >其他相關費用。
自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報檢的所有出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境檢驗檢疫費,進一步為林產品出口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