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7來源:涂飾商情網瀏覽量:
新日合資的立邦涂料打算用一年時間完成它的換“血”計劃,成為由日方資本主導的涂料企業。立邦諱莫如深的日資背景更加深厚,這或將對其在中國的發展增添懸念。
【建材網】新日合資的立邦涂料打算用一年時間完成它的換“血”計劃,成為由日方資本主導的涂料企業。立邦諱莫如深的日資背景更加深厚,這或將對其在中國的發展增添懸念。
2014年2月3日下午,日本大阪。酒井健二(KenjiSakai)和吳學人(GohHupJin)——前者是日本涂料株式會社(NipponPaintCo.,Ltd.,以下簡稱“日涂”)社長,后者是前者在亞洲合資事業(即立邦涂料事業)的合作伙伴、新加坡吳德南集團(WuthelamGroup)的實際控制人——坐在一眾記者前,宣布了雙方剛剛達成的“交換”協議。
該協議的大意是:日涂同意通過第三方定向增資的方式向吳德南集團方面(包括吳德南集團的相關企業)發行6000萬股新股;由此所募得的資金,將用于提高日涂在中國(包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地的8家立邦系企業的出資比例至51%,使這8家企業“子公司化”(即成為日涂的子公司);該計劃預計在2015年2月3日前完成。
外界無法獲知酒井健二跟吳學人之間經歷了怎樣的協商,但從近幾年發生在兩者身上的博弈可以看出,圍繞立邦涂料事業,日涂跟吳德南集團之間早就有意做成這么一樁“交易”——2006年,雙方就曾達成類似的協議,本打算在2010年底前完成,但后因故未能完全執行;2013年初,吳德南集團提出收購日涂8000萬股股票的提案,也很快草草收場。此次達成的協議,不難看出是雙方在上述兩次嘗試之后取得的共識。這意味著,這一協議極有可能得到較終履行。
在日本媒體的報道中,吳德南集團的定向增資成為側重點,完成增資后,吳德南集團將實際握有日涂約30.3%的股份。但對于中國涂料人來說,日涂提高8家立邦系企業出資比例的行為更值得關注。這是因為,這一行為將改變立邦系企業的“血統”。立邦作為中國涂料市場較重要的品牌之一,一直以來就因其日資背景而備受詬病。
立邦換“血”在即。作為立邦較重要的業務區域,中國涂料市場將因此受到怎樣的影響?坐實了日涂子公司位置的各立邦企業,又將獲得怎樣的機遇,以及面臨怎樣的挑戰?……立邦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必再添懸念。
背后的博弈
筆者認為,要想更好地理解日涂跟吳德南集團之間這樁“交易”的真正含義,首先要厘清兩者在亞洲區域立邦事業中的投資關系。
日涂跟吳德南集團的合作始于1962年,雙方合資在新加坡組建了立時集團(NipseaGroup),開始在亞洲地區開展立邦涂料的制作與銷售工作;先期(1960年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設立了公司,1992年進入中國開展業務。直到今天,立時集團依然作為“立邦涂料的母公司”而存在,其主要職能是管理雙方在亞洲區域合資的立邦涂料事業。目前其業務已經擴展到亞洲區域的15個國家和地區。
在合資事業中,日涂跟吳德南集團的出資比例是不對等的,外界普遍認為吳德南集團占60%,日涂40%。但這只是籠統的情況,而且隨著這幾年的雙方的一系列博弈,這種出資關系已經或者正在發生改變——日涂努力提升在立邦系企業中的話語權。
2006年5月29日,日涂發布通知稱,已與吳德南集團達成共識,計劃在2010年底之前完成對合資事業中的11家立邦系企業提高出資比例至51%、將其子公司化。這11家企業包括在中國區域(包括香港)的4家,其他" >其他的7家分布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以及臺灣地區。作為條件,日涂允許吳德南集團方面提高在日涂的持股比例較高到10%(當時吳德南集團方面在日涂的持股不足5%。)
這一計劃得到了部分履行。2007-2008年,日涂先后完成了對立邦涂料(泰國)、亞洲工業(設在臺灣)、立時化學(設在韓國)以及立邦涂料(菲律賓)的“子公司化”。但之后吳德南集團方面打破了雙方的約定——2008年底,由吳學人擔任代表人的投資公司靠前工業(FIRSTINDUSTRIESCORP.)將在日涂的持股比例增加至超過14%,成為靠前大股東,使得這一計劃無法繼續實施。
事情并沒有就此完結。吳德南集團方面意欲擴大在日涂的控股的“野心”并沒有得到滿足。2013年1月,吳德南集團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立時國際有限公司(NipseaInternationalLtd.,以下簡稱“立時國際”)突然向日涂發出收購后者8000萬股股票(占約30%的決議權)的提案書,使得雙方的博弈再起波瀾。如果這一收購案完成,加上靠前工業的份額,吳德南集團方面將實際持有日涂約45%的股權及決議權,相當于將后者攬入旗下。
同樣這一收購計劃也未能成行。在雙方的溝通之后,吳德南集團方面表示不希望該收購案上升為雙方抗衡的層面,因此于同年3月撤回了收購提案。
進入2014年初,日涂跟吳德南集團在日本大阪發布較新的協議,顯示雙方將以增加持股換取出資比例的提高。這一協議的取得,表明在吳德南集團撤回收購提案之后,雙方依然在進行溝通,尋求一個平衡的利益置換方案。酒井健二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除了吳德南集團外別無選項”。
對于日涂來說,此舉是其實施“生存?挑戰”戰略第二階段的舉措之一。日涂在“生存?挑戰”戰略中提出,要建成較有優勢的涂料生產商。而完成對立邦系企業的子公司化后,這些企業的業績將被寫入日涂的財務報表當中,必將極大地壯大日涂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