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來源:中國廚衛吊頂網瀏覽量:
心態就是指對事物發展的反應和理解表現出不同的思想狀態和觀點。面對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表現出的行為不同,就是因心態的差別而造成的。在銷售中,面對故意刁難的顧客,有的銷售人員選擇了退卻,有的卻迎難而上。本
2、自信心。
有一本書叫做《秘密》,里面講述了如何讓人們目標實現。這本書用很多科學家的語言告訴我們,相信自己希望得到的情景,你所希望的才會實現。積極的心態帶來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思想帶來消極的結果。在銷售工作中,要相信自己的產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你所在的公司,顧客會被你的自信感染。其實顧客的決策并非理性,而是從周圍環境觀察對比,看哪個更加安全、哪個更加適合。當產品類似的時候,你能否給顧客帶來信心就決定了顧客下決心的快慢。顧客走進來,對銷售人員說:“另一個品牌說你們的材料用的不環保。”,有人一聽就急,會用很多的語言去解釋為什么對方是錯的。而自信的銷售人員只需微微一笑,看著顧客的眼睛,堅定地對他說三個字:“您信嗎?!”足矣!經常看到有些銷售人員拿起電話就膽怯、看到顧客就心慌、顧客氣焰旺點就結巴,這樣的心態是無法讓顧客信任你的,即使你手里是一個很的品牌。顧客希望為他服務的銷售人員是足夠的專業和自信的,這樣,他就能夠減少決策時間,加快決策速度,以便省時省力、提**率。而且,顧客往往并不專業,他必然有求于銷售人員,希望銷售人員能幫助他。因此,銷售人員每天要暗示自己:我是專家,顧客有求于我,我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他。
3、平常心。
每天進店的顧客有很多,真正落單的沒幾個。在建材行業,很難有壟斷品牌和企業。按照地板行業的統計,能有10%的市場占有率就相當了。這就意味著,每進店十個顧客,能成為客戶的不到一個,其它九個顧客都會流失。流失的九個顧客里,有將近一半的顧客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造成的。而溝通的問題中,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過于急迫。對進店的每個顧客,我們都要認真對待,不加判斷。但是,對不簽單的顧客也無需失望。這就是我們倡導的:認真對待每個人,絕不在乎每個人。銷售中,被拒絕是一種常態,要正確看待它。一個人遇到的挫折多了,會變得不自信和悲觀,會造成惡性循環。舉個例子說明:在店面銷售,較難處理的就是不說話的顧客,銷售人員無言以對,只能“大眼瞪小眼”。顧客不說話,自然有他的原因,如果太在乎他,就會因為害怕說錯話而造成顧客流失。但是,如果顧客不說話,銷售也很難達成。讓我們用平常心來處理這個問題!銷售人員可以大膽對顧客說:“先生,我不能強迫您說話,但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不能溝通,您就無法真正了解我們的品牌,這樣可能會錯過一次買到更加適合您的產品的機會,您說呢?"顧客面對如此坦誠而合理的表白,再不說話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慈悲心、自信心、平常心,是銷售人員要持有三種心態。反過來,不應該有的心態是:
1、功利心
功利心是以結果指導過程的典型心理。顧客購買是有過程的,銷售也應該有步驟。銷售的本質是“滿足顧客需求的前提下,滿足自己的需求。”顧客的需求滿足,銷售人員的需求就自然而然。面對顧客,目標不是完成銷售,而是滿足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