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在行業內,我們究竟該對“抗甲醛”等功能概念持有何種態度,卻不是十分明朗——希望化解爭議,同時不愿輕易舍棄。肇始于去年9月的涂料“抗甲醛”功能爭議依然在發酵。
【建材網】在行業內,我們究竟該對“抗甲醛”等功能概念持有何種態度,卻不是十分明朗——希望化解爭議,同時不愿輕易舍棄。
肇始于去年9月的涂料“抗甲醛”功能爭議依然在發酵。
本以為經過一年時間的沉淀之后,這一爭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化——“抗甲醛”功能的宣傳還將在涂料產品中繼續,甚至進化;更多的環保功能依然被印刷在涂料的包裝桶上,繼續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
但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簡稱“中涂協”)的一紙聲明再次攪動了這趟“渾水”。10月21日,中涂協發出聲明,呼吁暫不再將“抗甲醛”作為賣點進行宣傳。中涂協表示,這是本著對涂料行業與廣大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對此類產品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后發出的。
然而在市場上,“抗甲醛”等功能涂料的宣傳仍甚,其宣傳效應亦不示弱。有經銷商告訴記者,“抗甲醛”是消費者較關注的涂料功能之一,相關產品很受歡迎。而有企業人士也表示,“抗甲醛”等功能產品是大潮流。
因此,一份不具備強制性的來自行業協會的聲明,以及附帶其中的“呼吁”,能引起業內企業的多大響應?這還需要時間的驗證。但從市場需求現狀看來,答案顯然不容樂觀。
無論如何,這份聲明的出現表明,涂料“抗甲醛”的爭議仍將存在。標準的缺失、監管的缺位、市場的需求等,或許是這一話題持續發酵的土壤;但是在行業內,我們究竟應該對“抗甲醛”等功能概念持有何種態度,卻不十分明朗——希望化解爭議,同時不愿輕易舍棄。
爭議再起
王奇(應受訪者要求,此為化名)對去年9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簡稱“中消協”)公布的“15種涂料比較試驗結果”依然耿耿于懷,因為他所在的企業的其中一款墻面漆產品“躺槍”了——中消協的這次比較試驗的重點是樣品的甲醛凈化功能,而該墻面漆產品的甲醛凈化性能、甲醛凈化效果持久性、涂層耐沾污能力三項指標均被評判為較差的1顆星級別。有媒體在報道中引述業內專家的話表示,“1星的評判結果可視為幾乎沒有甲醛凈化功能。”
“中消協的這個比較試驗明顯是向外資品牌獻媚!”在上述試驗結果出來后,王奇曾憤怒地指出,“只有立邦和多樂士的結果是較好的,而包括三棵樹、嘉寶莉、美涂士等知名民營企業的產品在內的一眾國內品牌產品,都被評為‘甲醛凈化效果不佳’。中消協這是在幫著外資品牌打擊國內對手,而我們則是陪葬品。”
這一試驗結果給國內涂料品牌帶來的負面效應立竿見影——國內各種媒體對此進行了集中報道。其中《北京商報》在報道中如是指出:“都芳、華潤、嘉寶莉等國內外知名涂料品牌,都成為涉嫌功能忽悠主角。”
很快,中涂協對中消協的比較試驗結果作出了回應。中涂協呼吁消費者理性看待內墻涂料的抗甲醛性能。中涂協秘書長楊淵德強調“該抽檢是對社會和消費者負責”,并表示已督促相關企業把公告產品送往多家權威機構復檢,以對照中消協的抽檢結果。
直到2013年4月,中涂協才公布了一個抽檢結果。這次根據相關國標并委托國家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的檢測結果顯示,所抽檢產品(基本與中消協的抽檢產品對應)測試結果均符合一等品或優等品的要求,針對公眾比較關注的環保指標和甲醛凈化性能,“從抽檢比較結果來看各品牌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原本以為這次有關涂料甲醛凈化性能的風波會就此淡出媒體與消費者的視線。而對于涂料企業來說,經歷了這一風波并沒有對其生產和銷售“抗甲醛”產品造成太大的影響。記者在市場上走訪發現,標注“抗甲醛”性能的涂料產品的銷售依然樂觀。
然而,2013年10月21日,中涂協再次發出《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關于“抗甲醛”等概念問題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在聲明中,中涂協引用了今年4月的抽檢結果,強調“測試結果均符合一等品或優等品的要求”的結論;但增加了“對甲醛凈化性能指標情況的分析”、“理性對待涂料‘抗甲醛’宣傳”等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