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6來源:新浪地產瀏覽量:
尊敬的各位來賓,防水企業和開發商代表大家下午好,非常抱歉讓大家在這樣一個熱的環境里聊一下午,但是我們非常感謝和歡迎各位能夠參與由新浪地產和防水協會共同主辦的建筑防水沙龍。去年已經做過一期這樣的探討,我們也請了開發企業和防水企業代表進行具體問題的商討,去年朱會長也給了很大的支持,談了建筑防水的一些重要方面
從前房屋出現漏水,很多業主只會去投訴開發商或者物業管理部門,要求補償的也是帶例如地毯濕了,或者誤工,或者材料維修費用這些直接損失。很少有人關注由于滲漏會不會給70年的產權的房屋帶來壽命的折減。現在開始有業主做建筑壽命的維權了。東莞地區有一個別墅的業主,十年來都在漏,他把開發商告上的法庭,給法庭提供了一個由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提供的對房屋整體的評估,這個評估表明這個房子的使用壽命是50年,由于滲漏已經折減了40%,他依照這個房子的售價,向開發商進行索賠,一審判決開發商賠償是120萬,大部分是由于壽命折減的賠償。
這個例子能夠讓業主、開發商、材料生產企業、總包、施工單位都關注建筑防水,把對防水的認識提高到建筑層面,市場也會向著良性發展。
出現建筑滲漏的一些原因,設計、施工、材料、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在行業里仍然存在。我個人認為,建筑滲漏都是一些表象,它反應了內部的主要矛盾,從深層次解決面臨的主要問題,靠前,防水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產量是需求量的五倍。很多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犧牲質量,犧牲誠信,以此為代價去參與市場競爭,這種惡性競爭下,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慢慢出現。這個問題如果不從實質上解決,企業的競爭慢慢變成惡性的循環。
第二就是有市場需求,無論開發商、總包,施工企業,還是終端用戶,不重視防水的重要性,單純要求價格低廉,由于有需求使得更多的企業去造假。這和建筑整個市場的亂象是分不開的。
協會做了這么多工作以后市場是否有好轉?有一些地方是有好轉的。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占有率極低,甚至一些大企業占的份額非常小,比如東方雨虹是行業里面較大的生產企業,它的市場占有率也只有2.5%。現在把前50的生產企業加在一起,占行業大概的產量只有17%,銷售收入也只有20%。面對如此低的市場占有率,再去貫徹產業政策,包括國家的政策,都是比較難的,所以我們的想法是提高市場占有率,抑制產能。
較近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都對防水行業提出了整治的信號。質檢總局今年把防水材料列為今年十項重點整頓的材料之一,防水材料的整治就有三個文件提出來防水應該怎么做。在這么多年里,防水行業還沒有受到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這么的重視。所以今年也是防水行業轉變方式、提升質量的關鍵年。
工信部根據行業的訴求、國務院的政策,對防水行業提出了行業的準入制度。通過這樣的準入使新的進入者的門檻更高,宗旨就是要嚴控新增的產能,同時要優化存量的產能,投入行業重組、企業并購,通過等量和減量的技術改造,來提高整個的行業升級。通過這個方式,提高行業集中度更高,有效的規避惡劣的市場競爭,從根源上有一定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