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來源:價值中國瀏覽量:
借勢營銷不只是一種術,更是一種道。因此,借勢營銷不能只注重炒作的即時效應,而要從戰略的層面,通過資源整合,來逐步實現企業品牌與產品銷售的雙豐收。企業在進行借勢營銷提升知名度的同時,還要對形象進行提升維
后來,夫妻倆到處買爛梨,削去皮放進鍋里熬成梨汁,制成膏糖。春天沒梨吃,人們都想吃梨膏糖,一下子竟然成了南方的名產。第二年,朝廷的欽差大臣到上海閘北區出巡,買了梨膏糖一吃,又甜又酸,很好吃,就將梨膏糖帶到北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正咳嗽,吃后覺得味道真好!便傳旨叫夫妻倆進貢梨膏糖,這一下夫妻二人生意做大了,正式開了梨膏店。于家水果店老板暗自打探,終于知道這些梨膏糖是爛梨制成的,又紅眼、又嫉妒,更怕得罪皇上,就在夜里寫了一張紙,上寫“天知道”三字,貼在了夫妻倆梨膏店大門上。
第二天,這夫妻倆一看“天知道”三個字,愣了一會兒,就知道有人搗亂。男老板哈哈大笑說:“我正想起個字號,今天就有人寫了字號送到門口,真是好極了。我家店里的梨膏糖連皇上都吃過,他是當今天子,應當叫‘天知道’,我就用這三個字當招牌!”他把招牌寫得特別大,來看的人一問,知道皇上、太后都愛吃梨膏糖,這生意就更好了。
于家水果店老板罵人不成,反而讓人家買賣更興旺,字也被人利用了,就更生氣了。他又在梨膏店墻上畫了一個烏龜,把頭縮進肚里,還寫著“不知羞恥”。第二天,梨膏店夫妻倆一看又是一愣,接著同聲說:“咱們用烏龜當商標。梨膏糖止咳延年益壽,龜也是長壽的。”從此,這個商標就成了上海的馳名商標。梨膏店夫妻倆憑什么獲得了成功?其實他們是在借勢借力,憑借“天知道”之勢,憑借烏龜延年益壽之力,把梨膏店打造得紅紅火火。真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借”字絕活玩轉了不知多少年代,深得智者歡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這個世界中,每天、甚至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各種不同的事件。這些事件,無心人也就聽之任之了,但有心人卻往往可以從中發現重大的契機,順勢而為,從而策劃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強勢品牌或優質項目。
在中國古代智慧語言里,有很多“借“字,“借雞生蛋”、“借船出海”、“借網捕魚”、“借刀殺人”、“借東風”,卓越的管理者要善借身外之物,所以努力到借力就成為角色轉換的關鍵內容。所謂借力就是借勢、借物、借財、借才、借人等所有行為,包括內借和外借。荀子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鄭夢九將韓國現代帶向巔峰時代,正是“借”的結果。
“狐假虎威”在中國古代智謀中,原指狐貍仗著老虎的威風嚇唬別的野獸。一般指仗著別人的威力欺壓人。從謀略學的角度看,指陰謀家借助外力增長自己的勢力威風,達到欺壓戰勝對手的目的。狐假虎威之謀,不算奸詐,主要有狡猾之感,其實狐貍的做法,就是借力。這種詭計與常說的“狗仗人勢”、“拉大旗作虎皮”、“扶天子以令諸侯”、“借刀殺人”很接近。借勢營銷的方法來說,譚小芳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價格借勢。如果自己的產品和競爭者是同類產品,并且包裝、質能、款式、品牌力都和競爭品牌在伯仲之間,但是價格比競爭品牌低,那么,緊貼著競爭品牌,能較直接突出價格優勢。不要小看那張小小的價格標簽,這往往是把消費者拉到自己旗下的較后機會。